阿联酋灵活的胖子
在拉斯海马海警港项目施工现场,有一位被同事们亲切称作“灵活走位的胖子”的调度员——马闫。他身材魁梧,体重超过两百斤,却总能在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行动自如、指挥若定。作为一名深耕海外工程多年的中交一航人,他以丰富的经验和高效的执行力,成为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人物。
项目开工不久,团队便遭遇了一个棘手难题。当地政府通知,原有进出场使用的跨海桥承载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型自卸车满载通行要求。若改用小型车辆运输,不仅成本激增,工期也将严重滞后。项目经理刘洋在推进会上果断部署:“马闫,这个任务交给你,请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好的洋总,马上落实。”马闫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他第一时间组织测量员、施工员成立攻关小组,带队进行实地勘察。经过对海岸地形、潮汐规律和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他提出利用现有海边硬砂基础、将通道适当内移以规避冲刷影响的方案。在试验段施工中,他指挥挖掘机整平路基,指挥自卸车运送级配碎石,安排压路机分层碾压。经过两天一夜的连续奋战,团队完成了不同工况下的承载力试验,最终确定了经济可靠的新通道方案。
方案确定后,马闫立即组织全面施工。他协调土方队伍开展路基开挖,安排运输车队运送填料,调度压路机进行整平作业。“现场急需级配碎石,自卸车还有多久到位?”“现场的树木需要小心移走,先给挖机让路!”“通知物资部,柴油优先保障现场施工机械!”施工现场,马闫的指令清晰果断。他穿梭于机械和人员之间,时而蹲下检查路基压实度,时而站在高处俯瞰全场施工动态。庞大的体型并未影响其效率,反而透出一股稳重的力量。同事郭佳荣开玩笑说:“有马师傅在现场坐镇,大家心里都特别踏实。”
在他的精心调度下,各类资源得以高效协同。施工高峰期,他同时指挥着一台挖机、一台压路机、一台铲车、20多辆自卸车协同作业,确保了施工工序无缝衔接。新建过海通道最终比原计划提前一周完成,为后续主体工程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业主得知后,也特别赞扬了中方的执行效率:“你们的施工效率确实很高。”
马闫不仅在施工现场调度灵活,在项目行政后勤管理方面也是同样的出色。“阿联酋这边常年高温炎热,海外项目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大家体能消耗大,如何让大家吃好、住好,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愉悦的心情,是后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全力做好后勤保障。”马闫常常告诫自己。他利用休息时间,研究菜谱、考察当地市场、比对食材价格。“鱼产品就从海鲜市场购买,价格便宜还新鲜;日用品从百客批发部购买,其他物资去温超买,实在没有的最后去家乐福购买。”经过大量的市场走访后他灵活地总结出了“后勤采购秘籍”,他的工作日志上,除了工程调度安排,又多了密密麻麻的菜品采购清单和营养搭配笔记。施工员李双听由衷赞叹:“马师傅真是综合能力强,一人多能,还灵活高效,真是个‘灵活的胖子’!”
工作之余,马闫同样热爱运动。周末的足球场上,他展现出不同于平时的灵活身姿。李圣传来一记快球,马闫胸部停球、转身抽射,动作一气呵成,赢得全场欢呼。副经理张忠伟笑称:“别看他胖,跑位、接球都特别敏捷,是名副其实的重量型选手!”
如今,拉斯海马海警港工程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进入最后的消缺收尾阶段。每当夕阳西下,马闫常喜欢站在项目部高处,眺望这片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土地。对讲机里依然不时传来明日工作安排的确认声——他知道,自己这个“灵活的胖子”,仍将继续调度新的忙碌,迎接新的希望。
来源:中交一航局 通讯员:王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