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潜江龙湾镇:村民的生活像虾稻 一季更比一季强

长江云新闻  2025-09-11 10:49:39
分享到:

从落后的泥巴路、土坯房,到现在的柏油马路、小楼房,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的美丽蜕变,离不开退役军人——郑青龙的扎根与实干。

走进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文体广场,各式各样的器材错落有致,村民们舒展着筋骨,十分惬意。

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党支部书记 郑青龙:小时候村里全是泥巴路、土瓦房,现在柏油马路通到了家门口,一栋栋小楼房拔地而起,我亲眼见证着郑家湖村变了样,打心眼里高兴。

早在2008年,郑青龙刚接手村里工作时,这里底子薄,基础设施落后。他亲自带领村“两委”成员,踏遍田间地头,走访挨家挨户,修水渠、铺新路、整治荒田,一点一滴改变村面貌,也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村民富起来,产业是关键。过去,郑家湖村以种植棉花、水稻等传统作物为主,村民收入不高。为了让乡亲们有钱赚,郑青龙开始琢磨着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龙虾产业。在郑青龙的带头示范下,村民们渐渐打消了顾虑,加入虾稻共作的行列。如今,郑家湖村已建成6500亩虾稻共作基地,村民每亩增收6000元以上。

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党支部书记 郑青龙:现在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9万元,村集体收入也超过了60万元。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郑青龙又积极推行村民公约和积分制管理,化解邻里矛盾。郑家湖村因此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他本人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党支部书记 郑青龙:当年是乡亲们你一块他一块凑钱送我去参军,现在换我来守护这片土地。我就想让乡亲们的生活,像地里长的虾稻一样,一季更比一季强。

(来源 垄上行 潜江台 编辑 刘文畅 王芳 编审 陈雯 监制 赵业勤)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