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存、班主任必看!课间10分钟做这3个中医小运动,护颈、明目、解乏一步到位!
都是久坐惹的祸!课间我让他们都动起来!
据《中国学生体质监测报告》显示,超60%中小学生存在颈肩劳损、视力下降问题,其中 “课间久坐不动” 是主要诱因。
中医认为 “久坐伤肉”“久视伤血”,课间10分钟正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黄金时段。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教授指出:“校园里的健康隐患,往往藏在孩子课间的选择里 —— 是趴在桌上补觉,还是出去活动?一个月就能看出体质差异。”
家长朋友赶紧收藏这3个简单易行的课间活动,结合经络养生原理,帮助孩子每日元气满满!
3分钟 “颈椎绕环”:
拯救 “作业本驼背”,疏通督脉气血
上海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宇,开学后总说脖子酸痛,妈妈带他检查发现颈椎曲度变直。
中医推拿科张医生建议:“每天课间做颈椎绕环,比吃药管用。” 坚持两周后,小宇的颈肩僵硬明显缓解。
中医解析
学生低头写作业时,督脉(沿脊柱运行)和膀胱经(循行颈肩)易气血瘀滞,长期会导致 “项强”(脖子僵硬)。这套动作能拉伸颈肩肌肉,让经络气血顺畅运行。
①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眼睛平视前方;
②缓慢低头(下巴找胸口),感受后颈拉伸,停留3秒;
③向左转头(耳朵找左肩),停留3秒;再向右转头(耳朵找右肩),停留3秒;
④最后仰头(后脑勺找后背),停留3秒,顺时针、逆时针各绕3圈;
注意:全程保持呼吸均匀,力度以不酸痛为宜
关键穴位提醒
转动时若感觉颈后酸痛,可按压 “风池穴”(颈后枕骨下方凹陷处),用食指按揉10秒,能快速缓解僵硬。
2分钟 “眼周米字操”:
告别 “黑板模糊症”,濡养肝血明目
深圳初中生小雅去年近视度数半年涨了200度,班主任发现她课间总躲在教室看漫画。
校医教她做 “眼周米字操”,配合按压穴位,今年复查视力居然没涨!
中医解析
“肝开窍于目”,长时间盯着书本屏幕,会消耗肝血,导致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这套操通过眼部运动,带动眼周经络(如膀胱经、胆经)气血运行,相当于给眼睛 “做按摩”。
①双手食指轻按太阳穴,眼睛跟着手指做 “米” 字运动;
②先向上看(“米” 字上点),再向下看(下点),左右各看一次(左右点);
③接着左上、右下、右上、左下各看一次,每个方向停留 2秒;
④最后闭眼,用掌心捂住眼睛(“熨目”)10 秒,感受温热感。
搭配小技巧
做完操后,按压 “睛明穴”(内眼角上方凹陷处)和 “攒竹穴”(眉头凹陷处),每个穴位按揉15秒,能增强养肝明目的效果。
1分钟 “踮脚拍手”:
激活肾经,告别 “上课犯困症”
杭州某中学初三学生小哲,开学后总在数学课犯困,成绩下滑明显。
中医调理师建议他课间做 “踮脚拍手”,两周后上课精神多了,连老师都夸他专注力提升。
中医解析
“肾为先天之本”,踮脚时能刺激足底 “涌泉穴”(肾经起点),拍手则能疏通手三阴经(肺经、心包经、心经),气血一活,大脑自然清醒。
①双脚并拢,缓慢踮起脚尖(脚跟离地3厘米),同时双手在胸前拍手;
②踮脚时吸气,下落时呼气,保持节奏均匀;
③每次做30下,中途若感觉腿酸,可稍作休息。
特别提醒
体质较弱的孩子可减少次数,重点感受足底酸胀感,这是气血流通的正常反应。
中医博士的课间提醒
这3件事千万别做!
01. 趴在桌上睡觉:会压迫颈椎和胸腔,导致气血不畅,醒来后易头晕。
02. 别长时间看电子设备:“久视伤血”,会加重眼睛和肝脏负担。
03. 别剧烈跑跳:课间时间短,剧烈运动易导致上课疲劳,可选择温和的活动。
课间10分钟虽短,却是调理体质的关键期。中医养生讲究”顺时而为”:让孩子在校园里养成规律活动的习惯,比吃任何补品都管用。家长们不妨从今天开始,提醒孩子课间动起来,用中医智慧守护成长健康!
注:图源见水印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张伊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