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大学生与村播联手 广水翠冠梨“甜蜜出山”

长江云新闻  2025-09-10 21:43:56
分享到:

初秋9月,广水山野之间,青黄如玉的翠冠梨挂满枝头,清甜弥漫,沁人心脾。漫步梨园,果农们正忙着采摘,“一提一拽”间,圆润饱满的梨果便轻轻落入篮中。

果树旁,一群年轻人正在认真拍照、记录,与农户并肩劳作,学习“一提一拽轻摘果”的采摘技巧。

这群年轻人,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梨香传爱,助农情深”社会实践队的大学生。几天时间里,他们深入梨园,调研滴灌系统、套袋防虫、糖度检测等科技种植方式,为当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品牌传播方案,还亲身参与直播,助力这场“甜蜜产业”架云出山。

“翠冠梨切开后不易褐变,果肉雪白,这是它的一大特色。”返乡青年主播杨敏和实践队员们在直播间现场对比品尝不同品种的梨,用生活化的场景打动屏幕前的消费者。队员还与广水“网红村官”徐秀联手,用乡音讲述劳作故事,实现“青春智慧+乡土情怀”的流量共振。

两场直播下来,成绩喜人。翠冠梨专场直播累计收获超2000人关注,点赞量突破3万;其中一场直播的点击转化率高达14.5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咱们广水翠冠梨品质其实很好,但摘下后必须在极短时间内销售,否则就会软化、变质。我们又缺乏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导致小农户没有议价能力,好梨卖不出好价钱。”广水乡村合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熊力介绍。另一重压力则来自电商的早期无序竞争。“很多散户在网上低价抛售翠冠梨,品质参差不齐,反而拉低了整个产品的市场形象。”熊力补充道。

转折发生在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广水市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数字化、供应链现代化,持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翠冠梨也有了新出路。

今年年初,全省首个县级农业供应链数字平台在广水建成使用,75家采购商、160家供应商陆续入驻,使小农户从“单打独斗”的分散经营向“整体协作”的供应链模式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观音村建成6500立方米的冷链仓储中心,30分钟内就能将大批翠冠梨送进冷库预冷,保鲜期大幅延长,损耗率从20%直接降到5%以下,彻底破解了“存储难、运不远”瓶颈。

“现在的消费者看重品质,更要快、要鲜。冷链让我们敢接单、敢发货,哪怕千里之外,客户收到梨子时依然清脆爽口。”徐秀高兴地说。

通过与省农科院的紧密合作,广水定期邀请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指导,从品种选育、果园管理到病虫害绿色防控,建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另外还挑选邵谦、徐秀等电商直播人才成为“农产品推介官”,打造广水品牌,让好梨能卖出好价。

目前,广水市十里街道观音村一带梨园总面积已超千亩,除翠冠梨外,还陆续种植了翠玉、圆黄、黄金、秋月等多个品种,实现了从六月到十月的错峰成熟和连续供应。

除鲜果种植、销售外,广水还在探索更多可能性。“我们正在推动翠冠梨从‘鲜果’向‘果酒、果脯、梨膏’等深加工产品延伸,同时加快农旅融合,发展梨花观光、生态采摘、民宿体验等项目”,熊力介绍,未来我们计划将观音村打造为一座集农业生产、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梨乡综合体”。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燃 通讯员 刘冬 李茵 曹彦男)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