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引进来到走出去 随州市随县成为全国蕙兰种植产业标杆

长江云新闻  2025-09-10 18:30:04
分享到:

随州市随县享有“中国蕙兰之乡”的美誉,然而,传统的兰花种植普遍存在存活率低、繁殖速度缓慢等问题,如何打破这一制约?来看随县万和镇的探索!

沿着264省道走进随县万和镇,连片的兰花种植大棚格外显眼,这里正是随县“百里兰花长廊”的核心区域。记者来到湖北荆楚国兰产业园,一进智能种植大棚,阵阵凉风就扑面而来,与棚外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

湖北荆楚国兰产业园负责人 石刚:这个装置是我们整个兰园的温控、风控,还有阳光的控制系统,有了这个控制系统以后,兰花的生长期拉长了,一年完全可以(成苗)。

随县万和镇种植兰花历史悠久,但传统的种植手法普遍存在兰花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繁殖速度慢等窘境。2016年,当地兰花种植协会通过政府引荐,前往江浙一带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并引进兰花种植智能系统。这套智能系统的作用不仅可以将兰花生长期从6个月延伸至8个月,还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有效避免兰花最容易得的软腐病、茎腐病。

湖北荆楚国兰产业园负责人 石刚:在原来基础上,最起码提高了80%的成活率。

在万和镇倒峡村的兰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水帘控温、智能风机等系统将兰花越养越好,技术指导员张银祥见证了村里兰花从“小打小闹”到“批量外销”的转变。

随州随县万和镇倒峡村兰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指导员 张银祥:现在是越种越多,越养越多。春季的时候花开的时候特别好,到秋天发苗的时候能出苗,一年四季都有销售量。

从2016年引进外地技术破解种植难题,到如今建成全国品种最齐、规模领先的蕙兰基地;从单个村庄的零散种植,到“兰花走廊”带动全域发展。随县用十几年时间,不仅守住了“中国蕙兰之乡”的老品牌,更靠科技、靠产业、靠融合,让蕙兰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群众致富的“幸福产业”。

随州随县万和镇党委宣传委员 张兵:目前,全镇已成立22个兰草种植专业合作社,200多个种植大户,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种植格局,小小兰花成为富民强村的致富花。

长江云新闻记者 雷少军 张燃

通讯员 章政 杨雨薇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