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南漳:黄淑华——以爱为教用心育人
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如今成为学生心中的“班妈”、同事眼中的榜样,襄阳市南漳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黄淑华用二十八载的坚守,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深刻内涵。
走进高三(四)班的英语课堂,教师黄淑华手持一瓶矿泉水,正以这常见的物品为教具,生动讲解“英语名词复数”的用法。她的语言通俗鲜活,举例紧扣生活,将原本抽象的语法知识变得易懂好记。这看似寻常的一节课,是黄淑华对教学细节的精心打磨。
1997年,刚大学毕业的黄淑华,受到家庭的熏陶,选择投身教育事业。“父亲是教师,小时候给我扎辫子,竟是从给学生扎头发时学会的;初中时,哥哥也成了一名教师,家庭中浓厚的教育氛围,这让我坚定了要当一名好老师的理想。”黄淑华向记者介绍道。
回忆起初登讲台的场景,她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次上课特别紧张,台下的学生个子都比我高,心里直打鼓。”为了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她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利用课余时间钻研教材、打磨教法。渐渐地,她的课堂越来越受欢迎,授课时更加从容自信。
在教学中,黄淑华倡导“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既是严谨教学的老师,也是学生可以依赖的朋友。从教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成为她温暖的回忆。“那天教室里特别安静,我推开门同学们唰地站起来,齐声跟我说‘happy teachers day ,miss Huang’,黑板上写满了祝福,讲台上堆满了千纸鹤、贺卡,有几个课代表和几个学生从座位上跑上来,抱着我跟我说老师我们爱您,那一刻我鼻子发酸。”襄阳南漳县职业教育中心高三四班英语老师黄淑华说。
正是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让她更加坚信“以心育人”的力量。她总是格外关注那些沉默寡言、性格自卑或家庭困难的学生,曾有一名男生无故缺课,家长却说“找不到也不担心”。而黄淑华却放心不下,她连夜寻找,终于在凌晨的网吧找到了这名学生。
“我把他叫出来时,他一下子就哭了,问我‘黄老师,我爸妈都不要我了,你为什么还要管我’。那一刻我的心很痛,然后用肩膀把他揽住,我说你好好坚持学业,其他的都有老师在。”从那以后,黄淑华每天早早来到学校,陪男生跑步、默写单词和诗词。三个月后,男生写下一段话:“老师,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废弃的螺丝钉,是您用爱的扳手把我拧回了人生的流水线。”
如今,这名曾经自我封闭的学生已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还时常回到母校探望黄淑华,向她分享自己的生活与工作。黄淑华的付出,不仅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也得到了同事的认可与尊敬。与她搭班8年多的高三(四)班班主任晏雁评价道:“黄老师是个特别有责任心、对学生特别关爱的人。去年高考,她不仅带三个班的英语课,还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即使脚受伤了,也一天都没休息,坚持带病上课,最后所带班级还取得了优异成绩。”
2024年,黄淑华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她带领的高三“慢班”实现逆袭,从年级末位跃升至第三名,她本人也荣获南漳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教书育人突出个人”称号。
谈及二十八年来的坚守,黄淑华坦言:“支撑我走下来的,从来不是什么宏大的目标,而是日常教学里那些琐碎的温暖和成就感。有时会被学生气得头疼,但转头还是忍不住为他们着想。当看到他们一点点进步,听到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来看我时说‘老师,我没让您失望’,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来源 南漳融媒体中心 记者 朱正涛 黄悦青 编审 张昊婷 方荩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