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观察 | 一元摊位费里的治理效能
每晚仅一元,就能在热门景区拥有一个固定摊位。在恩施州宣恩县,当地政府推出“一元摊”,让流动摊贩安心经营,游客畅快消费。跟随记者去现场看看。
傍晚,宣恩贡水河两岸逐渐热闹起来。胡友平的摊位前围满了游客,她手中针线飞舞,不时与顾客交流。充满民族风情的凉鞋、小包琳琅满目,成为游客们青睐的伴手礼。
青海游客 傲向:我看阿姨手工编织的拖鞋特别有本地的特色,从街头走到街尾,这里的每一家店都有它的特色,不会很无聊,特别的好。
恩施宣恩“一元摊”摊主 胡友平:得到游客他们的欢迎,买起去穿,到网上加微信又来买,云南上海北京到处都寄去过。
从特色小吃到手工艺品,从传统服饰到文创产品,各色摊位一字铺开,游客往来络绎不绝。有谁能想到,以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堵塞交通,与城管“打游击”、“躲猫猫”。转机始于去年11月。当地政府推出“一元摊”计划,在贡水河畔划定专门区域,摊主只需每日扫码支付一元钱,就可以获得经营点位。
恩施宣恩县珠山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 吴丹:执法人员进行市场巡查,让游客来了之后有一个很好的体验,提高我们经营者的营业素质。
政策出台后,效果立竿见影。摊位从数十个扩展至三百多个,不仅本地低收入群体生计有了保障,还吸引了不少外地创业青年。来自杭州的程明专门赶来这里摆摊;深圳国企的李凤明辞去工作,回到家乡专攻宣恩文创,在“一元摊”试水成功后,正筹备开设实体店。
“一元摊”摊主 程明:暑期这个档期全国各地的景区基本上一天摊位费在200到500块钱区间,这边的摊位费居然只要一块钱一天,它是按天付,不用提前预收,营收是在(每天)1000到1500块钱区间。
“一元摊”摊主、恩施宣恩贡水礼坊文创工作室主理人 李凤明:我觉得更多的像一个孵化器,能够让我们轻装前行,能够让我们的一些想法比较快地去实现落地。
如今,“一元摊”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更成为宣恩夜间经济的一张新名片。据统计,该举措已直接带动就业超800人,相关行业增收逾1000万元,切实托举起普通百姓的创业梦、致富梦。
(长江云新闻记者 肖雅雯 宣恩台 孟朝君 向俊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