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咸宁 | 改革进行时
水中生“金” 全省首单过亿“原水贷”在咸宁落地
今年以来,咸宁以大财政体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点带面、市县一体,聚焦矿产、林业、水利等6类国有资源,不断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江水抱县城、三湖连长江。这是长江南岸小城——咸宁嘉鱼县最真实的写照。不久前,以城区三湖连江水库,原水资源经营权取水收益质押贷款的1.9亿元发放到位,让嘉鱼城发集团员工兴奋不已。
咸宁嘉鱼县住房和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 龙志超:作为国企拿到经营权,我们后期运营有了收益以后,我们会把这笔钱投入到三湖连江的环境整治,来保证水质。
嘉鱼临江,水资源丰富。三湖连江水库总面积14.4平方公里,以往,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运营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严。财政每年还得拿钱维护,相当于是守着“水库”喊渴。
咸宁嘉鱼县城发集团副总经理 艾文杰:之前没有渠道支持银行融资,我们一直想对三湖连江进行环境整治,水质提升,财政资金的压力大,每年搞一点,不能达到根本上的解决。
今年5月30日,《湖北省推进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试点方案》发布,要求:通过系列创新举措,盘活“水家底”。这让咸宁看到了转机,经过评估测算,嘉鱼县将三湖连江水库30年水资源经营权进行拍卖,嘉鱼城发集团以1.99亿元拿下,城发再以经营收益向银行抵押贷款。
咸宁嘉鱼县城发集团副总经理 艾文杰:资源变资金,周边的环境水质进行提升,周边的乡镇及工业企业的用水进一步地得到了保障。
因为有了政策背书,贷款很快就批下来,配套建设正加紧进行中。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一座平原型水库,三湖连江具有通江、近城两大特点,山水秀丽、景色宜人。以此为契机,当地正积极谋划,推动水资源与文旅等产业融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
咸宁嘉鱼县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殷先来:整个“三湖连江”盘活,是品质提升,利用这边的那个牛头山搞民宿,下面餐饮、水上运动,通过多种形式来盘活包括旅游。
探索危旧房改 尝试 “原拆原建”
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千家万户,小修小补、简单翻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规模改造又因标准高、资金少,市场主体并不愿意参与。这个难题怎么破?一起去看看,咸宁在“原拆原建”上的探索。
眼下,秋高气爽。位于咸宁闹市区的兴达小区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工人弹性排班,在高温里抢时间、保进度。
现场施工负责人 董聪:有木工、 钢筋工 、还有泥工,每天工作人数大概有20多人。
作为咸宁首个“原拆原建”危旧改试点项目。此次改造的两栋楼已建成使用六十多年,经鉴定为危房。
咸宁兴达小区业主 张微君:房龄比较长 ,上面也漏水,墙体也都崩了, 我们真是没办法。
居民们的改造需求迫切,费用却是关键。
咸宁市咸安区住建局危旧改专班负责人 刘洪钒:住建局能给的加梯政策支持,老旧改的项目资金支持和城市更新的资金支持。
与以往拆迁不同,“原拆原建”是政府补贴的民生共建工程,居民不仅没有补偿,还得配套出资。根据政策,原拆原建面积换购价格不高于1000元每平米,超出部分10、20、30平米内,分别享受7折、8折、9折,30平米以上按略高于建筑成本定价购买。当地还制订了过渡用房及贴息贷款政策。然而,开局并不顺利。
咸宁市咸安区住建局危旧改专班负责人 刘洪钒:老百姓在最初的时候一时间是难以接受,自己要出钱换新房这个事情的,在起步初期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此,当地采取入户走访+圆桌会议+星空夜话的形式深入宣讲,户均走访10多次,有的多达30次。
咸安市咸安区温泉街道桂花路社区党委书记 刘倩:首先还是把几个好处讲明白,按照我们这个小区周边的房产价格来讲,都是3500-4000 ,甚至有些是 4500 ,他原来的房子是 70多(平米),换购 80 平米的话,他可能最多去出 7 万多块钱,房子就相当于1,000 多(元每)平米,还是带电梯的、 带架空层的,这个好处按照市场价,你是享受不到的。
经过三个月的持续攻坚,终于在7月9日全面完成42户签约和危房拆除任务。
咸安市咸安区温泉街道桂花路社区党委书记 刘倩:你知道当时签约回来之后,我们的心情就是欢呼起来的,有一种成就感、一种幸福感,特别是我们社区几个人,当时真的是眼泪直流,很不容易。
房子怎么建?还得是群众说了算。随即,居民成立了联合社,打算引进开发商,然而大家又担忧:怕出质量问题,更怕房子烂尾。
咸安市咸安区温泉街道桂花路社区党委书记 刘倩:联合社来委托我们的温泉街道办事处作为实施主体,温泉街道办事处再委托国企经发集团承建,群众就从开始的担心到现在的非常支持。
咸宁市咸安区住建局危旧改专班负责人 刘洪钒:没有走招拍挂程序,一方面是节约了土地成本,减少了老百姓的出资,另一方面也是大大节省了建设周期。
7月中旬,项目正式动工,在原证载面积2140平米的基础上,将新建两栋6+1层框架结构住宅楼,72套新房共8384平米。安置外剩余建筑面积由区经发集团自持运营,确保项目资金平衡。
咸宁兴达小区业主 张微君:原拆原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面,换了一套好房子,觉得很高兴。
咸宁市咸安区住建局危旧改专班负责人 刘洪钒:规划 5% 的面积用于公服建设,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改善了小区的居住环境,让城市更加的美好。
此外,小区还将通过加装电梯、增设停车位、铺设无障碍坡道等补齐功能短板,实现居民全部“原址回迁”。这也为咸安区12472套、87.3万㎡危旧房改造提供了范本。
社区嵌入式养老 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咸宁在养老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探索,破解落地的“最后一米”,打造了首家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安享晚年。
早饭后,咸宁市长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逐渐热闹起来,周边老人陆续来到这里唱歌、下棋,玩得不亦乐乎。二楼还设有助浴室、理发区、足浴室、康复理疗室等。
附近居民 伍爱民:主要是唱歌、按摩、熏蒸、泡脚,这老了晚年不就在这里度过自己的余生。我天天都来,没有隔天的,上午下午都在这里,这里就像是我们的家。
附近居民 李长松:退休了休闲的地方还是可以,就是不搞什么,乘一下凉也可以,在家里还开空调,在这里一天一块钱。
不同于二楼活力型老人活动中心,三楼则是一个小型养老机构,配备了20张床位,收费则根据老人的自理程度和服务内容有所不同。
附近居民 柯奶奶:我在家里哪里有人服侍我,我的儿子在上班,(住这里相当于)在他身边,他能够帮助我看护我。
长安社区地处咸宁市中心,有近30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以往,由于缺少室内的活动场所,老年人健身休闲娱乐无处可去。同时,该处的三层1500平米的房子也闲置着。为此,当地投入100多万元,进行升级改造。
湖北香泉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徐洁: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摸排,嵌入到社区当中,以15 分钟的生活半径,来服务于整个这一片的社区的居民。
除了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综合性服务,一楼的卫生服务站还能让老人就地享受到24小时的专业医疗救护。
咸宁市长安社区卫生服务站主治医师 王朝强:有放射、有B超、全科医疗、康复理疗,他们就能够得到很及时的治疗。
与传统养老院多选址城郊不同,该中心选址在人口稠密的城市核心区,大大缓解了老人入住机构的心理疏离感和家庭的探望负担。
咸宁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 李磊:作为我们年轻人来说,没有那么多精力去顾及老人。一碗汤的距离,在子女的身边,在这里我们有专业的人员对他护理,他又没有离开他熟悉的环境。
这种“机构专业服务+社区熟人氛围”的融合,让养老不再是冰冷的床位,而是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运营三个月以来,已实现收支平衡并逐步向少量盈利过渡,初步达成“低成本运营、高质量服务”目标。
湖北香泉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徐洁:相当于承担了一些基层组织的工作,类似于就是让利的一个阶段,以三楼来支撑我们二楼,后续的话通过一些增值服务来达到,二楼的营收平衡。
咸宁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 李磊:我们计划今年是要在整个城区,布三个这样的,面积都在1200平方米到18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把功能场景化以社区服务综合体,来辐射周边1.5公里半径内的这些老人,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章珩
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孙志成 嘉鱼台 卢建
通讯员 孙振 杨丛谦 李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