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黄石西塞山:特钢产业链“锻造”年轻干部

湖北日报  2025-09-07 17:45:22
分享到:

8月25日,黄石市西塞山工业园,飞沃新能源科技(黄石)有限公司,车间内生产正酣。

这家风电紧固件地锚螺栓头部企业,今年上半年营收超过3亿元,已完成全年目标,手上还攥着3亿多元订单,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正进军海外市场。

飞沃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刘先德说,政府无微不至的专业服务,使企业仅用4年时间,实现从落地到产能释放,助力母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十里钢城西塞山区,依托大冶特钢,精研特钢产业链,一线培训、锻炼和重用年轻干部,一块钢“锻”出万千气象。全区54家特钢精深加工规上企业,年产值35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3.3%,深度嵌入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根“线头”。谈及飞沃的落户,西塞山区“90后”招商人员马家骏深有感触,“如果没有抠破头皮、厚着脸皮、说破嘴皮、磨破脚皮”的精神,几无可能。作为大冶特钢客户,当获悉位于湖南常德的飞沃新能源有外地建厂的想法时,西塞山区招商人员连夜制作“成本对比模型”PPT,以及产业链配套政策,赶赴常德,一等就是两小时,原定礼节性的会面,变成3个小时的长谈。飞沃新能源董事长张友君感慨地说,他们带着30页的《产业链协同方案》,其专业性远超我的想象,也深深打动了董事会,投票一致同意在黄石建厂。

马家骏说,招商人员实行“双月一课”,研究产业和行业最新动向。专业傍身,底气十足,见再大的老板也不再发怵,这对自身的成长帮助非常大。

这些年,随着逸洋制管投资50亿元建热轧精密无缝钢管,红睿马投资16亿元建钢管轴承产业园,大冶特钢特冶锻造三期等大项目开工,西塞山工业园不断扩园,征迁任务繁重。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工业园土地征迁工作便启动了。”西塞山工业园年轻干部伍巍说,14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工程必须在6月份前完工,以保证3个产业链项目准时动工。

特冶锻造三期是投资20亿元的大项目,用地220亩,涉及113户房屋和1750座坟的迁移。“既要服务项目发展,又要考虑群众利益。”伍巍说,要换位思考,帮群众算好账,一把尺子量到底。制定补偿方案、选好迁移地点,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征迁如期推进。

今年以来,西塞山区开展“三学三讲三比”:学理论、学政策、学好书;讲业务、讲思路、讲体会;比能力、比实绩、比担当。“学讲交流中掌握了群众工作的方法。”伍巍说,征迁最后关头遇到4户难啃的硬骨头,用情理法等说动了对方,按时完成征迁,土地按时挂牌。

项目落地,还要如期投产。西塞山区项目办主任丰涛说,公司从备案、注册、办理施工许可证、要素保障等由项目办全部包办,“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项目平均开工时间仅3个月,过去至少要半年。”

一个项目从落地到投产,涉及规划、环保、应急等20多个部门。“过去,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效率较低。”丰涛说,西塞山区实施部门联席会议制,“六证”同发。项目办从设计阶段介入,提醒企业各种管线尽量靠近市政规划线路,节省成本;协调电力部门根据企业设备清单,预先测算电力需求,合理配置供电设施。

千锤百炼,催人成长。西塞山区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及时提拔使用,今年以来,开展职级晋升28人次,选拔敢于担当的干部22名,推动15名干部在重要岗位交流任职。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