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孝南朋兴乡:“人防+技防”组合拳,田间地头“不冒烟”

云上孝南  2025-09-05 15:33:38
分享到:

秋意渐浓,稻谷飘香,又到了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在湖北孝感孝南区朋兴乡,一场围绕“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见一处黑斑”的攻坚战已全面铺开。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禁烧工作织得更密、抓得更实,责任真正压到了每一个人的肩上。

人海战术+精准包干责任田里显担当

“老叔,咱这茬口割得还是有点高,万一有个火星子很危险,得让机器再回来走一遍。”清晨六点,和平村党支部书记邓宝涛已经打着手电,在自己包保的16组和19组的田埂上巡查。像邓宝涛这样“包组包户包田块”的干部,在全乡有近百人。朋兴乡为实现对辖区内秸秆禁烧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最大限度减少秸秆露天焚烧,力争做到全乡“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卫星监测“零火点”,省无人机巡查“零通报”的目标,建立起“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三级网格责任体系。每一位干部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像朋兴村书记王志水就负责14、15两个村民小组,他每天都要到这几片田里转上好几遍,看看秸秆清运了没有,有没有焚烧的迹象。

压力是实实在在的。朋兴乡明确规定,对秸秆禁烧监管不严、履职不力的严肃问责,对发现大面积焚烧行为造成重大影响的,从严追责问责。“现在可不是开个会就完事了,天天都得在田里‘找茬’,手机24小时不敢静音。”一位村干部笑着说,这“遛田”比遛弯还勤快。

电子哨兵+空中巡查科技赋能全天候

人在地上跑,“眼”在天上盯。今年的禁烧工作,科技感十足。

在朋兴乡综合执法中心,一整面墙的电子大屏连接着遍布全乡各点的“蓝天卫士”高清摄像头。值班人员紧盯着屏幕,一旦发现疑似烟雾或火点,就立即放大查看、精准定位。“我们的系统能自动识别烟火,并第一时间将告警信息和位置推送到所在村巡查人员的手机上,他们必须在15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置并反馈。”乡综合执法中心主任李泽波介绍道。

除了固定的“蓝天卫士”,乡里还组建了无人机巡飞小队。无人机机动性强,视野开阔,尤其适合对沟渠、坡地等隐蔽角落进行巡查,弥补了人工和固定监控的盲区。“人防+技防”构筑起一道“空中监控、地面巡查”的无缝监管网络,让任何一处焚烧行为都无处遁形。

低茬收割+及时翻耕双重保险除隐患

光靠“堵”不行,关键还得为秸秆找到好出路。朋兴乡在“疏”字上做足了文章。

在华光村的稻田里,几台收割机正在作业。与以往不同的是,它们身后吐出的不再是长草,而是被粉碎成不到15厘米的碎末。“我们跟所有农机手都签了协议,必须低茬收割、粉碎还田,留茬高度超过15厘米,我们就不结算作业费。”乡农办工作人员介绍。低茬收割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秸秆量,粉碎后的秸秆更易于自然腐化,成为来年的有机肥。

更关键的是,低茬收割完成后,乡里立即组织旋耕机下田作业。“我们要求收割一块、粉碎一块、翻耕一块,确保秸秆在48小时内埋入土中。”正在操作旋耕机的农机手老王说,“翻耕不仅能将粉碎的秸秆彻底还田,还能有效消除焚烧隐患,真正做到‘秸秆不入火,直接化作肥’。”

承诺到户+全民参与全民共护蓝天

“我承诺,绝不露天焚烧秸秆,并看好自家的田……”在胜光村村民老罗家里,村干部涂小亮正耐心地讲解政策,指导他在《秸秆禁烧承诺书》上签字。这样的场景近期在全乡家家户户上演。

宣传车的大喇叭天天在村里转,横幅标语挂满了路口和田边,微信群里每天都是禁烧的政策链接和典型案例通报。乡里还组织党员干部入户走访,面对面讲解政策,确保家喻户晓。“现在谁都知道烧秸秆既罚款又丢人,乡里乡亲的,点了这把火,全村都跟着挨批评,咱可不能干这事。”一位刚签完承诺书的村民说道。

从压力层层传导的干部,到全天候在线的“电子哨兵”,再到签下承诺书的每一位农户,朋兴乡正凝聚全乡之力,守护秋季的蓝天净土。这场禁烧战役,比拼的是细心、耐心和决心,最终考验的,是一个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真功夫。

通讯员:陈方莹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徐琛

二审:刘琦

三审:罗登科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