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恒:换个战场,依然当“尖兵”
长江云新闻 2025-09-04 20:05:27
“十车——五车——三车!”2025年8月31日,铿锵有力的联控声划破武当山车站深夜的宁静。昏黄的信号灯光下,一个如铁塔般的身影稳稳立在移动的车梯上。他是王启恒,1987年11月出生襄阳,一位拥有十七年军龄的退伍海军战士。方正的脸庞写满风霜,胸前的党员徽章在夜色中熠熠生辉。他目光如炬,精准掌控每一节“钢铁巨兽”的接驳距离,汗珠顺着他晒得黝黑的脸颊滑落,在制服领口晕开一片深色。
三年来,从海军蓝到铁路黄,退伍不退色,这位老党员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日均三十多钩的高强度调车,他始终坚持标准化作业,杜绝了一次又一次违章违纪的可能;寒冬中,他徒手清除道岔积冰,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盛夏时,在温度高达50℃的蒸笼般的股道间,他来回穿梭,防溜、摘钩、挂钩、连接……每当被问起为何总是冲锋在前,他总是说:“党员,就该是铁轨上最结实的那颗道钉。”去年冻雨抢险时,他第一个奔赴积雪的站场攀上结冰的车梯,铁锹与冰层撞击的脆响,成为许多年轻职工心中最生动的一堂党课。
“行走的瞭望哨”,是调车场对连结员的别称。在这个每厘米都关乎生死的岗位上,王启恒练就了堪比精密仪器的眼力。但更让人动容的,是他下班后握着扫帚清扫站台的身影——那把普通竹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仿佛一位老兵对新“战场”最深情的告白。当“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证书递到他手中时,这位曾在南海波涛中淬炼过的汉子,只是搓着粗糙的手掌,朴实地说:“调好每节车皮、干好每一钩活,就是最好的勋章。”
从浪花白到铁路黄,变的是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刻进骨子里的担当。如今,他胸前的党员徽章依然闪亮,如同武当山车站晨曦中准时升启的信号灯,默默守护着钢铁巨龙的安全远航。
(长江云新闻十堰站 通讯员 赵连斗)
责任编辑 唐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