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襄阳襄州:“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让红缨子直通茅台镇

长江云新闻  2025-09-04 15:34:29
分享到:

眼下,襄阳襄州区古驿镇5万亩红缨子高粱垂着沉甸甸的穗子,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化作“流动的红宝石”。今年虽遇高温挑战,但襄州靠农业社会化服务“组合拳”,让高粱从地头到酒厂一路畅通,农民揣着订单笑迎“红火”丰收。

在古驿镇连片两千多亩高粱地里,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如红色巨兽穿梭金浪。机手轻按按钮,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气呵成,刚“出炉”的高粱粒在阳光下闪着光泽。襄州区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孙付山现场给记者算了笔时间账和经济账:“全程机械化覆盖率超90%,亩产普遍500-800斤,抗旱到位的地块能破800斤。9月10日前全部割完,赶得上酒厂新酿季!”

这边收割机轰鸣未歇,隔壁鄂襄豪森合作社的烘干厂更是热火朝天。两条生产线24小时运转,600吨日处理量让高粱“零晾晒”直送茅台镇。合作社理事长张宝银说:“从耕播到烘干销售全包干,小农户也能享受‘一条龙’服务,每粒高粱都按订单价变现。”

作为湖北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襄州的“服务矩阵”藏着三个丰收密码。

一是全链条服务闭环,900多家服务组织组成“耕、种、管、收、烘、销”联盟,飞防队、机耕车队随叫随到,连烘干都不用农户操心;二是订单农业托底,与茅台等酒企签订合同,红缨子高粱成了“不愁嫁的姑娘”,收益有保障;三是科技抗灾赋能,“一喷多促”技术给高粱“喂营养”,数字化管理精准抗旱,高温天也没耽误灌浆。

如今襄州的高粱地,既是农民的“致富田”,更是连接茅台镇的“原料库”。从田间到酒窖的无缝衔接,让这抹“中国红”既甜了农户心窝,也香了千里之外的酒坛。

(来源 襄阳融媒体中心 记者 朱振羽 编发 吕迪锐 编辑 刘建业 编审 程钰 何雯)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