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彩市州 | 咸宁有个“宝藏村” 村民收入人均10万家家住别墅
在咸宁市嘉鱼县官桥村八组,住着67户247位村民,改革开放前,这里人均年收入不足60元,还欠着上万元外债。如今,这里家家户户住上了统一修建的别墅,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0.5万元。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村里的四次转型升级。
金秋九月,位于咸宁市嘉鱼县官桥村八组的武汉东湖学院南校区迎来了开学季。这座占地面积达1400亩的校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3000名学生前来报到。
武汉东湖学院大一学生 胡恒阅:在这么一个村组里面,会有一个这么好的学校,很出乎我的意料,环境也是很好的。
把大学办在家门口,这是官桥村八组党委破解人才短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早在1993年初,官桥村八组党委带领村民创办田野集团。经过多年发展,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涉足多个领域,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形成现代工业格局。
咸宁市嘉鱼县官桥村八组党委书记、组长,田野集团董事长 周志专:八组的发展,经历了解决温饱、多种经营、转型升级、多元拓展等阶段,走出了一条集体经营,共同富裕的特色发展之路。截止到2024年底,集体资产达70亿元,年创利税3.9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0.5万元。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官桥村八组党委还注重激发党组织的内生动力,设立综合、工业、文旅、职教等4个党支部,建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将党组织嵌入企业车间、项目一线。
咸宁市嘉鱼县官桥村八组综合党支部书记 周志红:把支部建在基层,建在车间一线,设置了党员示范岗,党支部责任区,党员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在党委带领下,官桥村八组先后经历了四次转型升级,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域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田野乡村公园。如今的官桥村八组,宽敞的柏油道路、整齐的乡村别墅、连片的产业基地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咸宁市嘉鱼县官桥村八组村民、党员代表 周峰:我们夫妻两口子在组办企业上班,平时拿工资 ,一个月有三千多块钱,年底还有分红,两个小孩每个月1000块钱的教育生活费补助,家里老人每月领取退休养老金3300元。
作为共同致富的典范,官桥村八组党委还构建起区域联动的共富机制,实行“先富带后富、一组带多村”的共同富裕模式。
咸宁市嘉鱼县官桥村八组党委书记、组长,田野集团董事长 周志专:下一步我们计划投资50亿元,推进田野乡村公园、国家级新材料特色小镇,东湖学院南校区 田野九养颐苑社区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五区一园”,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惠莹莹:村企共建成效显著,未来官桥八组将继续深化“一组带多村”模式,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阴志维 咸宁台 罗世喜 嘉鱼台 卢建 通讯员 谢燕子 龙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