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小驿站大温暖!党群服务中心变身“幸福家园”
长江云新闻 2025-09-01 08:11:32
襄阳宜城市郑集镇余营村把农机手“午休难”的小事当成头等大事,不仅腾出房间配齐设施,更推动全市近20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延伸服务链条,让群众需求清单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
在襄阳宜城市郑集镇余营村,农机手刘玉荣收割完农作物后,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休息室休息。
农机手 刘玉荣:有空调间、有休息室、有吃住的地方,特别感谢。
郑集镇是农业大镇,从5月中下旬开始,就常有来自多省的数十名农机手来此收割农作物。
襄阳宜城市郑集镇组织委员 王云峰: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午休难是农机手们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
农机手们的小事,成了郑集镇党委班子的大事,当地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试点,腾出房间改造成食堂和休息室,配备空调、床铺、躺椅,免费向农机手开放。
襄阳宜城市郑集镇余营村村干部 李江龙:只有他们吃得好、住得好,才能把活干得更好,受益的还是我们这儿的老百姓。
小切口撬动大变化。宜城市推动近20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延伸服务链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南营街道王家湾村盛产果蔬、红薯等农副产品,但销售物流渠道不畅。村党支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引进多家快递公司,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
襄阳宜城市南营街道王家湾村红薯种植大户 罗德宽:建了这个物流中心以后,更加方便和快捷,节约了我们的时效,也节约了我们的成本。
宜城市各级党组织一体推进“学查改”,建立群众意见收集处理反馈闭环机制,收集办好420多件民生实事,将“需求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襄阳宜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蒙瑾:真正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党员群众生产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幸福家园。
(长江云新闻记者 廖云翔 宜城台 通讯员 周均宜 张岩)
责任编辑 吴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