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湖北 缤纷夏日丨“文博游”持续升温 荆楚文化“热”力十足
今年暑期,湖北各大博物馆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互动体验,不仅让荆楚文化“热”力十足,更撬动了文旅消费的全新增量。
越王勾践剑前,观众排起百米长队;曾侯乙编钟展柜旁,得在人群中“钻缝”找视野;看曾侯乙尊盘,需踮起脚尖才能看清纹饰细节.......这些,是今年暑假期间湖北省博物馆的日常景象。
陕西游客 张先生:看到咱们这的青铜器也相当震撼。
安徽游客 迟女士:非常深刻,对楚文化有了一个很完整的了解。
文物能“圈粉”无数,离不开博物馆用专业与创意搭建起“古今对话”的桥梁。今年以来,湖北省博物馆深度挖掘馆藏文物的历史资源,不仅推出国内首个电影级数字文物VR体验项目《穿越青铜纪》,让观众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开启跨时空“对话”,还举办以楚文化、金石碑帖等为主题的20个特色展览,全方位展现荆楚文化的魅力。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张晓云:围绕我们馆藏文物的核心资源来做研究,来支撑我们的展陈服务。坚持月月有新展,季季有大展。
以创新方式满足年轻人的“情绪价值”,是博物馆持续“破圈”的另一关键。
记者 秦婧:干杯!这种拿着冰箱贴与文物合影的方式,成了当下很多年轻人逛博物馆必玩的项目之一。拍段视频发在社交媒体,朋友间的话题就有了。这种社交需求的兴起,也让越来越多躺在展柜里的文物化身为礼物,被游客们带回了家。
今年以来,武汉博物馆不断上新文创产品,并推出可触摸复刻品、东汉打工人表情包等互动项目,7月以来,武汉博物馆文创销量同比增长近两倍,带动展馆暑假高峰期,日均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
武汉博物馆馆长 任晓飞:能够让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得到心灵上的一些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动力和兴趣去了解文物背后所蕴含的价值。
这股“文创热”,还通过“校地联动”不断延伸。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联动8所高校、8家文创企业,推出 “荆楚文博文创设计进校园”项目。这款由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原创设计的产品,不久后将在武汉博物馆正式售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副院长 张荣红:把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我们青年学生当中,利用我们高校学生师资的设计力量,能够为我们湖北省文博文创做出一些成果。
(长江云新闻记者 秦婧 朱哲鋆 通讯员 黄敏 屈征 孙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