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江陵:亩均增收千余元!小花生变“金豆豆”
花生如何增产,改良品种是关键。今年,荆州市江陵县农业农村局首次引进推广的1500余亩花生新品种“胶平108”和“花育9616”迎来丰收季,相较传统品种,每亩平均增产300斤左右,亩均增收超千余元,为农户丰产增收注入新动力。
四月播种,八月采收。眼下,马家寨乡赵桥村的农田里,数台花生收割机往来作业,机器前端割台将花生秧连根拔起,经输送装置送入机身,短短几秒内便完成脱粒、清选、分离,干净饱满的花生果实直接落入储物箱,不到20分钟就能收完一亩花生田。
马家寨乡赵桥村村民陈丛波告诉记者,自己今年种了9亩田的花生,品种是“胶平108”。人工收割要好几天,用机械几个小时就完成了。
马家寨乡赵桥村党支部书记朱章松说,现在天气热,都是早上和晚上收割,每天大概有7、8台收割机,九月初花生应该可以全部收完。
花生种植偏爱沙壤土或轻壤土,赵桥村作为江陵“花生大村”,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好,常年花生种植面积超2000亩。但此前种植的“红花一号”等传统品种产量偏低,一直是农户丰产增收的“拦路虎”。今年,县农业农村局决定引进适宜本地的花生新品种试种推广。
县农业农村局生产科教股负责人何璋介绍,试种前做了市场对接和考察摸底工作,发现“胶平108”和“花育9616”两个花生品种品质优良、产量较高,也非常适合江陵的种植条件,能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胶平108”“花育9616”两大品种优势显著,株型直立不易倒伏,生育周期短、抗病性强,且适应范围广。即便今年前期遭遇高温少雨天气,这两个品种在轻度干旱环境下,仍保持了稳定且较高的产量。
陈丛波告诉记者,原来的品种,苗长得比较深,喜欢倒,现在这个新品种就不倒了。这种花生结实率较高,果实也长得非常饱满。
据悉,今年县农业农村局重点在马家寨乡赵桥村、文新村、杨渊村等地,打造花生核心示范种植区,累计推广种植“胶平108”“花育9616”1500余亩(标准亩)。如今,曾经的传统花生作物,已成功变为助力农户增收的“致富果”。
何璋说,初步统计亩产在500公斤左右,亩均增产150公斤左右,预计亩均增收1000元。
(通讯员:倪章宇、杨靖怡/编辑:张倩/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