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三义街社区党委:让“陌邻”变“睦邻”
暮色渐起,荆州古城三义街的青石板路上熙攘喧闹,巷弄间氤氲着扑鼻饭香。
宁静古朴的三义街一角。图片来源:荆头条
在三义街25号院内,居民唐昆仑揭开锅盖,白色水汽裹着米香腾起,锃亮的燃气灶上,一簇蓝色火苗轻轻舞动。
今年6月初,这座小院内的14户居民终于接上了期盼已久的天然气。
“以前我们都用罐装液化气,两个月要花300多元,现在通了天然气,两个月才花了50多元钱,太划算了。”唐昆仑十分欣慰。
通天然气的念头,居民们念叨了十多年。这一次,两位居民代表借着“邻里议事会”,带着居民们的诉求,正式向三义街社区党委反映。
社区随即联系燃气公司上门勘察,发现老院地下管网像盘结的蛛网,线路老化、走向复杂,根本达不到铺设标准。唯一的办法是“借道”隔壁27号院的燃气主管道,但是27号院的居民们顾虑着施工影响和安全隐患,一直在犹疑。
“居民的思想工作,我们来做!”三义街社区党委副书记刘悦带着网格员张林,一连数日泡在27号院内,挨家挨户走访、逐字逐句答疑,并组织燃气公司上门演示讲解。
“大家看,压力十分稳定,就像一根水管分接两个龙头,互不相扰。”燃气工程师手持检测仪向居民们解释。几番掏心窝的话语,一次实打实的验证,27号院的居民最终同意燃气“借道”。原本不甚往来的“陌邻”,在解决共同难题中拉近了距离。
邻里议事“面对面”,共话治理“同心圆”。通过构建“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网格员”为一体的网格管理服务队伍,三义街社区党委利用“邻里议事会”平台,联合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建立“请你来协商”机制,2025年已领办“微心愿”18个,办结民生实事24件。
眼下,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项目建设正酣。改造第一步,便是将街尾第一家——221号店铺作为串联老街肌理的“钥匙”,进行门窗更换与立面整治,既要修旧如旧,又得适配现代经营。
“新换的门窗会不会没有原来的结实?后续维修谁来保障?”店铺老板朱新正担心立面整治影响生意,迟迟没有松口。
对居民的顾虑,社区早有预见。在与建设主体高发集团商议好门窗的后续维修保障后,三义街社区党委书记李怡又集合几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成专班登门,从老街复兴的宏图远景,到邻里守望的唇齿温情,句句推心置腹。
“改造是为了让老街越来越好,我这家店作为示范样本首先进行风貌整治,效果很不错。”5月底,221号店铺外立面焕然一新,朱新正开心地说。而这份为大局着想、为邻里解难的善意,也在街巷间悄然传递,临街的几家店铺也陆续同意改造。
在历史文脉守护与居民福祉提升的交织碰撞中,三义街社区党委以“邻”破题,创新推出“六邻服务”工作法,通过整合社区“微资源”、开办社区“微课堂”、培育社区“微组织”、提供社区“微服务”、搭建社区“微舞台”、传播社区“微能量”,精准缝合“小我”忧思与“大我”愿景。
古街烟火,生生不息。一桩桩烦心事的化解,一项项“微心愿”的达成,见证着“陌邻”向“睦邻”的温暖蝶变。
(记者:田心怡 通讯员:刘悦、郑亚/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