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南漳:一对“黄金瓜”,产业奔“大道”!
八月的襄阳南漳大道村
田间绿意盎然🌱
90亩瓜蒌初长成
与原有的连片吊瓜交错排列
绘出一幅产业升级的“共生图景”🏞️
吊瓜+瓜蒌,一场因地制宜的产业调整
东巩镇大道村的瓜蒌基地里,一派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忙着打理枝蔓,开展精细化田间管理。
技术员 马逢新:当前正是瓜蒌挂果的关键期,重点是防病、治虫和田间管理。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今年是个丰收年。
大道村自2020年起发展吊瓜产业,水土气候优势曾让吊瓜成为村里的“金果子”。但连续四年种植后,部分吊瓜出现根系老化、产量下降等问题,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村“两委”没有坐等,主动邀请农业专家实地“把脉”。专家考察发现,当地土壤和气候同样适宜瓜蒌生长。与吊瓜不同,瓜蒌根、果、皮皆可入药,经济效益更高,市场前景更广。
今年初,大道村果断调整结构,引进90亩瓜蒌试验种植,探索“吊瓜+瓜蒌”互补发展新路。
订单农业“托底”,村民吃下“定心丸”
农业种植
最怕“种得出、卖不掉”
大道村早在种植前
就与安徽一家食品企业签订长期供销合同📝
以“订单农业”模式锁定销路与价格
彻底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
大道村党支部委员 邓鸣峰:瓜蒌产值比吊瓜高出30%以上,订单模式稳定价格,效益更有保障。
村里还联合企业建立科学防病机制,针对根腐病、蚜虫等实施生物防治,使瓜蒌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
家门口就业,村民增收实打实
产业怎么样关键看村民有没有赚到钱💰
为帮助村民调整产业结构
村里组织开展多轮种植技术培训
安排技术员长期驻点指导
让村民快速掌握瓜蒌种植方法
村民 叶启珍:我在这干了三四个月,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学新技术,日子更有奔头。
产业调整结出共同富裕“金果实”。今年,大道村127亩吊瓜和新增的90亩瓜蒌,带动50户村民就近务工。预计全村户均可增收5000元,村集体收入可达60万元,同比增收20%以上。
大道村党支部委员 邓鸣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整合土地资源,扩大瓜蒌种植面积,推动村集体经济再上新的台阶。
大道村“吊瓜+瓜蒌”的成功实践,为东巩镇产业调整提供了样本。今年,全镇吊瓜、瓜蒌种植规模扩大至5000亩,有效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 南漳融媒体中心 记者 朱正涛 董晓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