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通山:三维发力 绘就绿色振兴新图景

云上通山  2025-08-28 09:08:41
分享到:

近日,记者驱车驶入鄂赣交界的全国重点镇——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镇,山间茶园层叠如画,新修的公路蜿蜒伸展,集镇里老人在便民窗口前含笑办事,民宿老板正忙着规划扩建...这座位于国家级4A景区九宫山北部门户的古镇,正以蓬勃朝气书写绿色振兴的新篇章。

近年来,九宫山镇紧紧围绕“绿色崛起、复兴古镇、建好副中心”目标,从队伍建设、产业交通、民生文明三个维度协同推进,让近4万村民的生活更有盼头,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强队伍优治理:干部下沉,民心凝聚

“以前处理用水纠纷光靠磨嘴皮效果有限,如今掌握了‘一线调解’方法,很快就能帮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彭家垅村驻村干部小刘的一番话,折射出九宫山镇干部队伍的积极转变。

为打造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该镇建立了常态化学习机制,定期组织季度培训和赴外地乡村振兴示范点交流,“民情日记”“群众工作法”等实践方法成为干部履职的“新法宝”。镇干部全面包联村和社区,每周至少3天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倾听民意。针对老年人办理社保、医保不便等问题,政务大厅设立“帮办代办”窗口,提供贴心服务。

干部表现由群众评判。通过政务公开栏、微信群等渠道公示职责与项目进展,成立督查组整治“庸懒散拖”现象,每季度邀请村民代表和企业代表进行评议。如今,群众对干部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现在找干部办事,放心!”成为普遍心声。

集体“三资”管理也更加规范。针对部分村集体资产闲置、账目不清等问题,镇政府组织开展“拉网式”清查,全面登记闲置厂房、荒山等资源,并明确规定集体资金使用须经村民代表同意,土地出租一律公开招标。例如畈中村现代牧业的老厂区,经重新规划为农产品加工园,不仅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

兴产业畅交通:打通动脉,产业富民

“以前路不好,游客稀少。如今旅游公路即将通车,我计划再扩建两间民宿!”富有村的邓师傅站在自家民宿前,望着正在铺设沥青的板富旅游公路,满怀期待。

九宫山镇多山,过去受制于交通瓶颈。近两年,该镇将交通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新106国道绕城路正加紧建设,未来从镇区到高速路口仅需20多分钟,彻底缓解老街拥堵;板富旅游公路不仅连接九宫山景区与隐水洞,更通过种植樱花、紫薇等打造风景长廊;直通九宫山景区的连接线也在同步推进,极大提升游客通达性。

道路畅通助力山货出山。该镇依托良好气候条件,引导村民发展“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中药材、茶叶等特色种植。南成村的成大叔改种黄精后,亩收入实现十倍增长;石峰茶厂的“九宫云雾茶”以有机品质赢得市场,今年春茶销量再创新高;程许村香榧基地预计两年后挂果,将成为又一增收亮点。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也吸引新项目落地。返乡创业青年投资的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项目,可实现废旧轮胎资源化处理并生产再生橡胶,投产后将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针对本地水产品养殖基地销售难题,镇政府主动对接企业拓宽渠道,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增收。

惠民生树新风:夯实基础,文明乡风

“以前枯水期时常断水,现在24小时稳定供应,烧水再不见水垢!”南成村吴大妈拧开水龙头,清水哗哗流淌。这一变化得益于镇水厂升级和蓄水池新建工程,如今全镇百姓都喝上放心水。

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外出务工村民可领取交通补助,脱贫户发展产业可获得启动资金。富有村王某珍通过补助扩种茶叶,实现收入翻番;寨头村李某国发展山羊养殖,生活日益安稳。

教育保障持续加强。通过“雨露计划”,困难家庭学生获得就学补助,并与镇干部、企业代表结对,获赠学习用品和课业辅导。横石村陈某欣在补助支持下安心就读中职学校,她表示:“学成后要用技能建设家乡。”

文明新风浸润乡间。以往红白事讲究排场,如今党员带头简办,村规民约明确彩礼不超过5万元、宴席不超过20桌。横石社区党员吴某为儿子操办婚礼,将预算从10万元压缩至3万元,节约资金用于资助社区困难学生。春节家风分享会、清明绿色祭扫等活动广泛开展,红白事更节俭,邻里更和谐。

展望:绘就发展新蓝图

“绿色崛起不是口号,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干出来。”九宫山镇党委书记徐富民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快推进交通建设,全力攻坚重大项目,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推动九宫古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

通讯员:涂世浩

一审:张文静

二审:唐成

三审:阮班新

责任编辑 刘益谦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