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仅左眼近视150度,握笔姿势错误是“元凶”
左眼“加班”过度,右眼却在“摸鱼”,8岁女孩双眼视力“失衡”:右眼正常,左眼近视150度。在排除眼部疾病和遗传因素后,医生指出,她双眼度数差异大,与错误的握笔姿势和长期歪头写字有着密切关系。眼科专家提醒,不正确的读写和握笔姿势容易引起孩子近视,或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加深。
咋回事?女孩仅左眼近视150度
“医生,这到底怎么回事啊,我家孩子怎么近视了一只眼睛?”
今年7月,武汉儿童医院眼科门诊里,一位母亲焦急地询问道,她8岁的女儿小萌(化名)被查出左眼视力明显下降。
据孩子妈妈回忆,两年前小萌刚上小学时,双眼视力均为1.0,眼轴长度右眼23.51mm、左眼23.64mm,远视储备理想,视力状况良好。半年前,学校体检曾提示小萌左眼视力偏差,但她自称能够看清黑板、完整抄写作业,学习成绩也未受影响,家长未予以重视。
直到暑假复查,才发现问题严重:右眼视力仍维持1.0,左眼却降至0.3,相当于近视150度。
更令人担忧的是,与两年前相比,小萌出现了轻度外斜视,双眼立体视力差,眼轴增长严重不平衡:右眼眼轴增加0.48mm至23.99mm,而左眼却猛增1.64mm至25.28mm。双眼眼轴差从原来的0.13mm扩大到1.29mm,屈光差更是从25度增加至250度,扩大了近十倍。
医生仔细查看各项检查数据,排除了眼部疾病和遗传因素后,最终诊断结果为:左眼近视、屈光参差、外斜视。
真相大白!握笔姿势错误惹的祸
“我们一直很注意保护她的视力,每天都保证户外活动,电子设备也很少看,怎么还会近视呢?”小萌妈妈困惑不已。
“小萌,你平时怎么写字的?”在诊室,眼科医生刘淑芳让小萌现场写字看看。
小萌的手是这样的:握住笔后,她的右手食指和拇指“向前爬”,直到笔尖只露出约1厘米,笔杆几乎直立。握笔非常用力,手腕向内“勾着”。她这样的姿势写字,笔尖周围都是阴影。为了看清写的字,孩子的身体不自觉一直向左歪。
即使如此,也只有可怜的左眼在持续“加班”,右眼其实是看不到的,持续“摸鱼”。真相大白!小萌视力变差,主要是错误的握笔姿势惹的祸!
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揭红介绍,在眼科门诊,像小萌这种情况,在学龄儿童、青少年中特别常见,除部分先天性因素外,通常与不良用眼习惯,如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有关。这些孩子握笔时,手指离笔尖特别近,字一写出来就被手挡住了,为了看到纸上的字,他们只能头和身体都往左边倾斜,这样一来,就会有一只眼睛离纸面特别近。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期,久而久之两只眼睛发育就不平衡了。
在医生的建议下,小萌配戴了眼镜,并开始纠正读写姿势,配合相关训练,加强双眼协同功能。最近要开学了,小萌来复查,斜视有所改善,双眼立体视觉也提高了。
如何预防?定期检查屈光状态
揭红介绍,一般来说,人的双眼屈光状态普遍存在差异。然而,一旦双眼近视或远视差距超过150度,或者散光差距超过100度,大脑“宕机”,从而引发一系列视觉问题,例如视疲劳、头晕、视物模糊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立体视觉功能,削弱对空间距离的感知能力,给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若不及时干预,度数较高的眼睛容易因过度使用而负担加重,视力下降更快,还可能进一步引发单眼弱视或单眼外斜视。
如何预防屈光参差?揭红建议,家长应尽早带孩子进行视力筛查,并定期检查屈光状态。有条件的家长,在孩子3岁前就可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了解孩子的视力水平。3岁后,每3至6个月定期监测视力和屈光发育情况,若发现屈光参差,应及早通过配镜、视功能训练等方式进行干预。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关注孩子的用眼行为。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尤为重要:握笔时手应离笔尖一寸,笔尖朝11点方向书写,避免勾腕等不良习惯;同时应遵循“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的原则,坐姿端正,不歪头、不单眼注视,也避免侧躺阅读。此外,还需严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有效预防弱视、斜视等视觉并发症的发生。
通讯员 薛源 张祖国
记者 罗冰
编辑 叶静
责编 刘雅婷 夏天
编审 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