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央媒聚焦潜江 四季有虾稳价增收 文旅融合满城虾香
8月26日下午,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0余家中央及省直主流媒体的近60名记者,组成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潜江,围绕潜江小龙虾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就业增收、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消费等重点内容,深入“四季有虾”池塘养殖试验基地、小龙虾供应链基地、小龙虾餐饮消费街区等地,“零距离”感受潜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小龙虾特色产业发展的显著成就和经验做法。
在张家窑“四季有虾”池塘养殖试验基地,采访团成员观摩了现场捕捞、无人机投喂、良种繁育和生长实验室等现代化养殖场景,切身感受科技对小龙虾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效应。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介绍:潜江从2022年底开始,围绕“秋养冬销、错峰上市”开展“四季有虾”池塘精养模式的技术攻关。整个基地有170亩水面,每亩投放6000尾左右冬虾投苗,目前已全部完成冬虾投苗工作。“我们后来就发现,有一些特定的矿物质的添加,能够让小龙虾蜕壳,然后我们再通过我们一个发酵饲料,还有一些特定诱食剂的这些使用,让我们冬天的小龙虾也能够正常的生长蜕壳。”李明波说。
通过创新池塘精养、温棚土池和工厂化养殖等特色养殖模式,率先攻克了“四季有虾”核心技术,让潜江小龙虾从夏日“网红”变为四季“长红”。
工人日报社记者张翀表示:这一次到潜江,我们见识到了,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最新的突破和进步,让我们远在北京的时候,冬天也能够吃到,原本只有在夏天,才能尝到的美味。我们传统的农业能够通过技术的革新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四季有虾”的技术推广,冬春虾拉长了供应窗口,有力缓解了往年小龙虾初夏集中上市带来的价格波动。今夏,潜江小龙虾逆势上涨。小青虾与中青虾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6.7%、8.2%。今年上半年,潜江小龙虾养殖产量达12.25万吨,同比增长4.6%;交易产值达75.27亿元,同比增长4.4%。
在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采访团参观了供应链展厅、小龙虾分拣打包现场和文旅观光塔等场景,详细了解了小龙虾交易流通、检测检验以及产业带动就业创业等情况。在园区现场,“虾嫂”们熟练地进行分拣、打包作业的场景吸引了众多镜头;产业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规划与实践也给记者们留下深刻印象。
生态龙虾城是潜江集美食体验、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地标。采访团深入了解了小龙虾龙头餐饮企业在品牌经营、菜品创新及跨区域拓展方面的经验。科技日报记者孙瑜表示:以前吃得比较多的口味就是油焖,但是这一次来之后发现,潜江龙虾还开拓了更多的口味,比如捞汁虾,芥末口味的,推荐大家来潜江打卡。
近年来,潜江抢抓省“虾十条”政策机遇,深入实施一产提效、二产提质、三产提级、品牌提档“四大工程”,不断拓展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构建起综合产值870亿元、带动22万人就业的全产业链集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潜江样本”。
(长江云新闻记者 林浩 郑聪 图片 关洪磊 通讯员 杜少华 周瑞 樊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