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张碧宏:用“脚步”丈量百姓“幸福路”
傍晚的湖北荆州石首市高基庙镇邓家岭村,微风拂过白莲湖,碧波轻漾,暑气渐散。和着鸟啼虫鸣声,每天的柳下纳凉会准时开场。“以前村里又脏又乱,现在村里路畅、水清、景美,这全凭老张领着我们大伙儿干。”村民交口夸赞的“领头雁”,就是邓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碧宏。
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张碧宏是土生土长的邓家岭村人,曾于海军南海舰队某部服役。1997年退伍后回到家乡,一次外出偶遇火灾,身为退役军人的他毫不犹豫地冲进火场救人,却导致自己受伤。张碧宏的壮举有目共睹。1999年他被推荐进入村“两委”班子,负责治保工作,因表现优异,2007年被选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参加学习。
彼时的邓家岭村人心乱、管理乱、环境乱。2018年,张碧宏毅然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重担。人民群众既是基层治理的受益者,也是基层治理的建设者。张碧宏带着新“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路太窄了”“水沟太臭了”“没有休闲娱乐的地方”……对蓝天碧水、宜居家园的热切期盼,是村民们最集中的心声。原来的邓家岭村道路最宽3.5米,“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脚泥”是真实写照。拿着村里的地形图,张碧宏与村干部边走边看边画,绘制道路规划图。
张碧宏召开座谈会倾听村民的意见建议。
蓝图绘就,但行动难启。如何做通乱搭乱建的住户思想工作是个老大难问题:邓家岭村主干道旁不少住户违章搭建了凉棚、杂物间,导致周边杂乱无章,一些路段时常发生交通事故。“我搭了这么年,凭什么让我拆?”村民程大妈家舍不得拆除自家的凉棚。修通道路,首要打通心路。张碧宏一次次登门,说的是家常,算的是长远账,这份执着终让程大妈同意拆除违建。
如今,邓家岭村的断头路、易堵路全部被打通、疏通,车辆交会时不再小心翼翼。道路通了,张碧宏又将目光投向污水治理上。经积极争取,高基庙镇决定以邓家岭村为试点,在石首市率先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村推进项目。
全村27口堰塘全部清淤疏通,建设集污水治理、美化绿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净化槽179座,可处理321户居民生活污水。攻克了“乱”的难题,如何将“一时之美”变为“长久之治”?去年10月,邓家岭村开始探索借助“鄂参与”智慧平台,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智能化。
村庄水波荡漾干净整洁。
推广初期,面对老年人口多、信任度不高等困难,张碧宏带领村干部“用心、用情、织网”:通过逐户走访、与群众拉家常,发动邻帮邻、户帮户,逐渐打开了局面。如今,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反映诉求,村干部在村部大厅值守,接到“村民说事”信息后经村“两委”及时研判、精准施策解决诉求,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村民自治活力进一步激发。
从拆违拓路到治污建园,从破“旧日痼疾”到立“长久之治”,张碧宏这只“领头雁”,正带领邓家岭村的乡亲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记者:陈雪玲/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