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一点金融丨保险公司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后,保单会受影响吗?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报送的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客户信息不真实、产品宣传材料不合规、虚假列支费用、违规大幅虚增偿付能力、违规运用资金造成重大损失等问题。金融监管总局对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吊销业务许可证。该消息引起了保险消费者的关注与担忧。
有网友在长江云新闻热线中留言:“保险公司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后,原来买的保险产品怎么办?我在华夏人寿买的保险,会不会受影响?”
对于这个关乎投保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懂一点金融》专栏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董志华做专业解答,快来点击收听↓↓↓
在我国,我们手中的保单远比想象中的更安全,投保人的保单权益受到国家法律和保险保障基金的双重保护。无论是人寿保险还是财产保险,监管层面都已构建起成熟的风险处置机制,保障投保人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这一规定对所有在华经营的保险公司,无论中资外资一体适用。
作为专门保障机制,《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险保障基金由保险公司依法缴纳,在保险公司被撤销、宣告破产等特殊情形下,将为保单持有人提供法定救济,为保单安全再添一道“防护线”。
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还明确,救助金额应当保护中小保单持有人权益,维护保险市场稳定。
面对保险公司的变动,投保人应该怎么做?答案是:什么都不用做。投保人的保单会自动转移至新的承保公司,原有的保障责任、理赔标准、现金价值等均保持不变。只需按照合同约定继续缴费,或在需要时正常申请理赔即可。
当然,为了获得更稳定、更优质的服务,我们在投保时可以更主动一些:一是关注偿付能力。优先选择偿付能力充足、监管评级高的保险公司。二是官方渠道核验。可通过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或“金事通”App查询和验证自己的保单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总而言之,我国对保险业实行全方位、严标准的监管。从法律的刚性约束,到监管机构的实时监督,再到保险保障基金的风险“兜底”,为保单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网。历史案例已充分证明,即便个别公司出现问题,人寿保险保单也会依法由其他机构接管,消费者权益不会“打水漂”。消费者只需保持冷静,确认新承接公司信息并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即可确保保障不受影响。
部分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长江云新闻记者:黄俊萍
审核:徐嵬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