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荆楚·与廉同行丨胡幼松:红色壮士 农运大王
他为了革命散尽家财、大义灭亲,他践行马列主义、宁死不屈,还成立了沔阳地区第一个农民协会,他就是“红色壮士、农运大王”胡幼松。
记者 裴思旎:幼松村是仙桃市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革命烈士的名字命名的村。他就是由毛泽东同志亲笔签批的一百个著名烈士之一、潜沔农运领导人——胡幼松。他短暂而伟大的革命生涯,创造了不少仙桃、潜江乃至整个鄂中地区的党史之最。
1898年,胡幼松出生于仙桃市陈场镇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1924年,他在共产党员娄敏修的引领下,成为了沔阳农村最早发展的党员之一。随后,他建立了沔阳地区第一个农村党小组、第一个农民协会和第一支农民武装,还领导创建了鄂中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沔西区苏维埃政府,并当选为主席,之后又成为了中共潜江县委第一任书记。
仙桃市胡幼松纪念馆馆长 唐新敦:我们这里有一句歌谣,到现在都在流传,“胡幼松真有理,革命先从自家起,和盘托出大家分,自己不留半把米,为了政权要建立,为了工人有饭吃”。
胡幼松为了革命散尽家财,他为民办事、作风清正。他领导工农革命军和暴动队员在潜江、沔阳、监利一带打土豪、清盗匪,维护地方治安,又烧地契、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他还领导参加了声势浩大的沔南戴家场暴动,接着又参加了沔城暴动和贺龙统一指挥的荆江两岸年关暴动,震动了湘鄂地区,让敌人和反动派又恨又怕。
记者 裴思旎:沔西地区的土豪劣绅都将农民协会视为“眼中钉”,他们勾结反动派拼凑了一支地主武装,派人将胡幼松家的房屋彻底烧毁,烧得仅剩下一条像这样的石门框,但胡幼松面对威逼恐吓毫不动摇,反而将农民运动组织得风风火火。
为了严明革命纪律,胡幼松还大义灭亲。他的胞弟胡小松,因流连烟花柳巷,挪用了购置军火的公款,面对家人的百般求情,他毅然选择对其处以枪决。
1930年4月,胡幼松率领游击队参加谢场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敌人威逼利诱,试图劝服他退党,供出党组织活动情况及党员名单。
仙桃市胡幼松纪念馆馆长 唐新敦:敌人问他,你一个富豪子弟,你何必跟穷苦(百姓)造什么反呢。只要你交出共产党的组织(情况)和人员名单,我们给你高头大马骑,恢复你的自由。他鄙视地笑了一声说,共产党的名单在我心中,组织也在我心中,但是我的心早已交给了共产党,剩下来的这具身躯交给你们处理。
气急败坏的敌人,对胡幼松百般折磨,用铡刀铡断了他的双腿,又将他的四肢钉在门板上,用铁丝穿透锁骨,在潜江县城游街示众,而胡幼松沿途高唱国际歌,视死如归,最后被敌人剁卸四肢,尸分八块,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
仙桃市胡幼松纪念馆馆长 唐新敦:两只小腿铡断了之后,他苏醒过来问了第一句话,我流血了没有,我的血是红的还是白的,刽子手说当然是红的,他充满胜利的微笑说,这说明我的血不会白流。
胡幼松的革命生涯短暂而伟大,他像一盏血色明灯,为后来者照亮革命道路,也砥砺着今天的共产党员,致敬先烈,勿忘使命。
(长江云新闻记者 裴思旎 陈超 通讯员 汪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