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保税物流中心继续领跑全省 前7月进出口激增53.2%
智能卡口车流如织,龙门吊巨臂精准作业,把一箱箱远洋进口而来的新能源原材料“闪送”车间生产,与此同时,满载集装箱的新能源储能产品已整装待发,即将去往欧洲。今年以来,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简称“荆门B保”)进出口迈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据武汉海关统计,2025年1-7月,荆门B保一线进出口货值达12.38亿元,同比激增53.2%,总量稳居湖北省首位,在全国同类保税物流中心中排名跃升5个位次。
该园区负责人贾梦难掩兴奋,“现在六个保税仓库都不够用,堆得满满当当,集装箱24小时进出不停,高速发展势头挡都挡不住!”今年以来,荆门B保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实践,把新能源等高新产业与本地特色深度融合,在海关的支持下,精心培育“保税+新能源”“保税+磷化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向型企业到园区扎根发展。
保税功能的“精准滴灌”,使得特色产业拔节生长,成为园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武汉海关所属荆门海关靶向施策,作为省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园区,稳慎试点锂电池、粗制氢氧化钴、硫酸镍等新能源材料保税仓储,帮助企业卸下仓储运营“包袱”,让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政策红利。“省下的钱投进生产线,效率提升了一大截!”园区内企业格林美负责人介绍。据统计,2025年1-7月,荆门海关监管入区进口镍、钴等新能源材料达1.6万吨、货值超4.1亿元。
物流“四通八达”,全球进出口通道越织越密。荆门B保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打造“区港联动开放大平台”,引导整合荆门国际内陆港区位联动优势,以荆门B保为支点,将荆门铁路和“汉欧”班列串联,打通了“荆汉欧”国际新通道。在荆门B保,整车出口、钾肥进口已畅通无阻,荆门海关还与其他口岸海关协调联动,实现进口镍、钴等新能源材料“海江联运”“一船到底”“区间流转”。如今,东、南、西三线并行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初步成型,今年以来累计发送标准集装箱4101个,其中外贸标准集装箱1874个,同比增长45%,“家门口”的国际物流脉络越织越密。
“7×24小时预约通关,啥时候来都能办!”荆门市楚贸通外贸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高文道出了通关服务的便利性。荆门海关关员介绍说:“海关针对园区重点货物推行‘一企一策’,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在全省率先试点进口氯化钾入区‘集中检验’‘分送集报’即时出区模式,同时依托‘全天候预约查验机制’,实现海关查验‘不过夜’,货物通关‘不打烊’。”
此外,荆门海关引导企业巧用中欧班列“回程运能”,创新“保税仓储+分拨”模式,有效对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如今,这里已建成全省最大进口钾肥集散中心,正朝着华中区域国际分拨枢纽稳步迈进。
(长江云新闻记者 程德明 通讯员 唐祚诗 张维 吴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