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云端锐评丨女子疑被丈夫家暴致死,这些疑问需彻查

长江云新闻  2025-08-25 15:42:04
分享到:

本想“嫁个普通人,安安稳稳过一生”,竟在25岁被暴力夺走了生命。

8月24日深夜,河北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公安局通报了“25岁女子疑遭家暴去世”案件,经法医检验:刘某某因钝性外力作用致颅脑损伤死亡,没有身孕。犯罪嫌疑人丈夫金某及其母亲因涉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已移交肃宁县公安局进一步侦办。

案件为何需要跨区域移交侦办?事发后医院为何出具的是“心梗死亡”证明?双方父母早知家暴为何没有及时干预?施暴原因是否涉及他人?这些疑点的答案,不仅关乎案件公正审理,更关乎能否给受害者及其家人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然而今天一个个知情人的发声,令人触目惊心。据红星新闻报道,刘某某的家属张女士发声说,刚结婚没有10天的时候,她丈夫就开始家暴,打得她受不了了,但是男方不断道歉、保证不会有下次。可见,家暴从来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另外,据大象新闻报道,去世女子的叔叔出来发声说,不是家暴那么简单,男方有了外遇,因小三怀孕逼妻子离婚,妻子因为三岁多的孩子不愿意离婚,因此惨遭“家暴”。据网传CT显示,刘某某脑部出血、有肿块,肺部受伤、腰部骨折,旧伤上面还有新伤。如果刘某某伤情真如此,我们很难想象,这样触目惊心的伤情,叠加在25岁的生命上,她承受着怎样的绝望与剧痛?现实中,太多受害者抱着“为了孩子”“家丑不可外扬”“他会改的”这些念头隐忍,可沉默只会让施暴者越来越大胆,暴力越来越升级。

这起案件之所以引发关注,不仅是因为受害者遭受了残忍的暴力伤害,更是因为社会对家暴的零容忍。受害者如何保护自己?其实法律早已筑起了防线。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多年,从预防、处置到救助,从报警回执、人身安全保护令,到证据留存、法律援助,每一项制度都在为受害者托底。2024年北京昌平张某家暴致妻轻伤获刑两年,最高法披露的谢某宇家暴杀人案中,施暴者被核准死刑……这些判决彰显了法律对家暴的从重处罚。

所以,一旦遭遇家暴,必须立刻说“不”,并且寻求帮助,及时留存证据,比如相关监控视频、电话录音、消息、诊疗记录、伤情鉴定意见、相关部门收到的家暴反映、求助信息等,千万不要隐忍、心软!因为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撰稿:谢雅静

主播:徐嘉珉

录制:袁斌 洪昕

剪辑:桂亮

编审:康耀方 邓国辉 李桓

责任编辑 谢雅静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