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白沙:机械化收割助力花生丰收
日前,孝感市孝昌县白沙镇三合村的田野上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近600亩的花生种植基地里,收割机往来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饱满的花生被连根拔起,经过机械滚轴的抖土、摘果、分离等工序,金灿灿的花生果源源不断地落入收集箱。这一场景,正是白沙镇推动花生产业机械化种植所取得的丰收硕果,也是当地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以往收花生完全依靠人工手刨,一亩地也就收获几百斤。如今这‘铁家伙’一天收割30亩,脱粒干净还不会损伤花生果。”白沙镇三合村党总支书记丁泽左站在田埂上,看着收割机高效作业,算起了成本账:“按照人工采收计算,一亩地需要8个人劳作一天,而机械化操作一台机器相当于60多个人力,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三合村,机械化种植已经覆盖了花生从播种到采收的全流程。通过引入良种选育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当地花生产量相较于传统种植提升了30%以上,优质果率超过90%。村民丁大哥捧着刚刚收获的花生,满脸洋溢着喜悦:“家里5亩地加入合作社进行机械化种植,仅采收这一环节就节省了不少工钱,产量还比以前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花生的丰产丰收不仅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更带动了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展。不少农户通过销售新鲜花生、进行初加工制成花生油等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正将花生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引擎’,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投入。” 白沙镇党委委员、副书记余芳表示,将建设标准化花生种植示范基地,引进深加工企业,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推动花生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探索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让更多农民能够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如今,在白沙镇的田野间,机械化作业的场景日益常见,特色产业的根基愈发牢固。小小的花生已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更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作者:王虹 王文姬
一审:王倩
二审:黄一阳
三审:田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