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温暖接力 全链条帮扶再升级 湖北工会金秋助学活动惠及40万名职工子女
襄阳职工杨师傅最近有点发愁,女儿小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学费让她犯了难。好在,湖北工会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如期而至,精准地覆盖到了她们家,解了燃眉之急。眼下,这场延续25年的爱心接力正润泽更多困难职工子女的心田……
25年的爱心延续
“我不仅完成了学业,还在武汉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襄阳市总工会工作人员在回访金秋助学受助学生时,毕业于山东大学的小许回复道,“一年前的8180元助学金真是及时雨。”
小许是众多受助学子之一。从2000年开始,全省工会深入践行“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家庭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连续25年坚持开展工会金秋助学行动,累计筹集助学资金15.3亿元,直接资助困难职工子女近40万人次。
陈姐是黄石某企业的老职工,离异的她独自抚养儿子小鲁,房租、学费让本就拮据的家庭举步维艰。黄石市总工会为她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连续6年提供助学资金共3.23万元,最开始是单一助学金发放,后来还有生活费补贴。在爱心助力下,小鲁凭借优异成绩被保送读研。
2025年助学活动,聚焦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关停并转等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家庭、下岗失业职工家庭、单亲困难职工家庭、困难农民工家庭、生活困难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以及遭受重大疾病和意外灾害职工家庭等群体的子女就学难题,根据每户家庭状况、上学动态信息、援助需求等情况,确定对象,统筹兼顾,因户施策,最高不超过10个月当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困难职工家庭子女资助。全省工会今年计划筹集专项资金5000万元,助力1.5万余名困难职工子女求学圆梦。
勤工俭学延伸助学链条
“我的专业是生物工程,实习岗位非常适合我,左手赚学费,右手攒经验!”在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实习的小宋表示这段时间收获颇多。暑假已过大半,2005名困难职工子女,正通过勤工俭学活动,迈出社会实践的关键一步。
今年金秋助学活动着力拓展勤工助学渠道、强化就业跟踪服务,打造“助学帮扶—实践赋能—就业援助”全链帮扶体系。省总工会首次整合中央在鄂和省属企业、17个市州工会资源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投入600余万元专项资金,遵循“专业靠近、岗位就近”原则,动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劳模企业、爱心企业、社工组织等提供适配性实习岗位。
面向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岗位、服务公职备考的党政岗位、助力创业梦想的园区岗位……多种岗位为学生们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岗位补贴每月2000-3000元。为确保学生权益,工会还统一为参与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我们开发了小程序,学生只需动动手指,就可完成申报、审核、匹配岗位、领取补贴。”宜昌市总工会权益部部长秦进文介绍,截至目前,宜昌已有440名学生完成勤工俭学,助学单位鉴定优秀率达90%,预计发放补贴200万元。
就业服务“职”达校园
金秋助学就业帮扶链条进一步延伸,全省工会从2025年6月上旬至12月底组织开展“工会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以全省352所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高专等职业院校20万毕业生为重点,建立“校企+工会”就业协作机制,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活动。
在黄石,工会邀请劳模工匠走进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提供创业指导,并专门设置就业服务讲台和职业技能培训咨询点,2025年全国劳模、华新水泥维修部副部长伍成现场化身“职业推荐官”。
随州市总工会邀请人力资源师走进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从市场岗位需求、求职技巧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帮助学子们认清自身优势,明确职业定位。
在黄冈浠水县,6月13日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场招聘会汇聚了17家优质本土企业,提供560个就业岗位,活动当天43名求职者与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今年7月以来,武汉、十堰、鄂州等地招聘会“不打烊”,通过带岗直播、入企探岗、远程面试、专场招聘等形式助力毕业生就业,力争全年实现省内职业院校就业服务全覆盖,服务毕业生10万人以上,为每人提供1次意向摸底、3次适配岗位推荐、1次调研回访,1次技能培训。
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不仅助力职工子女迈入校门,更希望为他们铺就宽广的成长之路。”下一步,全省工会将不断丰富助学形式,拓宽助学渠道,提升帮扶精准度,加速实现从“解一时之困”到“促长远发展”的深刻转变,助力更多困难职工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稳妥实现就业。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庆志 通讯员 黎甜 王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