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国内首次!彩鹮完整繁育影像在湖北崇湖湿地成功捕获

长江云新闻  2025-08-15 16:52:32
分享到:

近日,荆州崇湖国际重要湿地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绝迹十多年的珍稀鸟类彩鹮重现,其完整繁育过程也被全程记录,这是国内首次捕捉到彩鹮繁殖轨迹,为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了宝贵资料。

今年4月,一对彩鹮“情侣”悄然落户崇湖湿地。随后100多天,它们筑巢、产卵、育雏,成功孵化3只幼鸟。湖北省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鸟类摄影爱好者曾波介绍,有两个画面十分打动他,他说:“第一个是它叼水草回窝,说明它在这里筑巢安家;第二个画面就是它衔泥鳅叼回去喂食,说明它已经育雏成功。

彩鹮对环境要求极其苛刻,食物需丰富、栖息地要隐蔽、人为干扰要少。它曾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宣告“国内绝迹”。此次在崇湖湿地记录到长达3个多月的完整繁殖过程,尚属首次,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李翔表示,彩鹮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澳洲,它落脚江汉平原,说明这个地方生态环境质量非常好。

彩鹮“安家”的背后,是对崇湖湿地长期不懈的保护,当地实施了一系列严格栖息地保护与恢复措施,为珍稀鸟类撑起“保护伞”。荆州市公安县崇湖国家湿地保护中心负责人袁誉刚介绍,当地组建了10个人的巡护队,全天候全方位进行巡查,建立了文明观鸟制度,防止旅游人员对彩鹮的生存环境进行干扰。

彩鹮的成功繁育是湖北生态持续向好的生动缩影。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省监测到水鸟91种、114万余只,较2020年新增6种、多49万只;196只黑鹳组成的超大种群更是国内罕见。从绝迹到繁衍生息,从单一种群复苏到生态系统升级,湖北绘就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

湖北省林业局野保湿地处二级调研员袁仁军表示,近年来,湖北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举行护鸟行动和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湖北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系列活动,推进水鸟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长江云新闻记者 艾思航 万力源)

责任编辑 杨雨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