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长江云新闻  2025-08-15 16:52:01
分享到:

8月14日,《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宣贯研讨会在汉召开,邀请重点用能单位、供能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各界共商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当下,《武汉产业能效指南》如何在企业节能增效、绿色转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对此,长江云全媒记者走访了相关企业。

走进长江电气园区,屋顶铺满光伏板,储能电站稳定运行,新能源车在智能车棚充电。这里,是武汉工业绿色升级的缩影。而它的建设过程,始终有“绿色标尺”指引方向。

(受访者:武创院创新中心平凡主任)

我们园区要实现零碳目标,光有决心不够,更需要科学标准。比如选购空压机时,《指南》明确列出了三级能效标准:准入值是底线,节能值是努力方向,先进值是国际标杆。对照着“设备能效阶梯表”,我们淘汰了旧设备,新购的1台一级能效空压机,每年省电1万度。

(受访者:长江电气设计院宗亮总经理)

光伏和储能的协调运行是技术难点。《指南》给了我们关键指导,帮助我们优化了控制系统,让光伏发电利用率从75%提高到85%,每天多存800度清洁电。现在园区白天80%用电都靠自发电。

(受访者: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徐育才主任)

当前,武汉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制定《指南》的目的,就是要以能效引领、设备更新升级为抓手,鼓励区域企业提升产业能效,哪些设备要淘汰、哪些可改造、哪些已达先进水平,打开指南,一查就明白,让绿色改造不再“盲人摸象”。

从长江电气园区的光伏板,到武汉工厂的车间产线,绿色低碳发展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覆盖150个重点行业的《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以具体可行的量化标准,帮助传统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助力新兴产业塑造竞争优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长江云新闻记者 芦姗姗 尹哲 实习记者 陈思懿 通讯员 黄姝 周宇 尹家胜)

责任编辑 杨雨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