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江陵:大家议出来的“好支部”
近日,湖北省委组织部对选树的全省100个乡村振兴“好支部”进行了通报表扬,荆州江陵县白马寺镇黄淡村党总支名列其中,成为江陵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党组织。
一大早,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顿德华佩戴好党员党徽,骑上电动车,去参加村里的党小组会。他说,以党员身份参加村里大小事务的商议和决策,已有近十年时间,这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份荣耀。
“我给党支部提出过很多建议,比如修生产道路,农田灌溉等方面,现在村里都解决了。党支部的力量在村里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顿德华说。
在党群服务中心内,党员们围坐一圈,把村里的难题一一摆上桌面,有的提出发展建议,有的关注民生难题,大家共同为村子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白马寺镇黄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先喜介绍,村里有正式党员61名,预备党员1名,下设2个党支部。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活动,目的是宣传党的政策、进一步了解村民需求、帮助村民解决难题。
这种“有事大家议”的工作机制是黄淡村村两委加强基层治理的举措之一。在“民生清单”上,记载着200余条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此,黄淡村党总支打造出以党员带头包片、乡贤助力发展、村民共同参与的发展模式,从环境整治、道路修缮、沟渠疏挖等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张先喜告诉记者,收集到农民最多的“急难愁盼”问题是生产生活出行难。通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自筹资金的方式,极大改善了村貌,也方便了村民出行。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近年来,黄淡村党总支坚持以攻坚姿态破局开路,兴产业、谋发展。由村集体带头推进的优质粮食工程、稻虾轮作生态养殖、厨邸香农庄、淡水鱼养殖等多种经营模式接连落地实施,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连续两年突破30万元。
产业旺了,民生更暖。黄淡村党总支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将关爱服务与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发动党员与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定期联系,为他们解决困难。同时,把“赡养老人、关爱儿童”纳入村规民约和“文明家庭”评选标准,让孝老爱亲从“约定”变成“习惯”。
张先喜表示,起初是聚焦80岁以上的老人,现在由于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好,扩大到60岁以上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会集中走访慰问,交谈需要解决的问题,村民很认可这一点,这拉近了大家的关系。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只要把根扎在群众中间,就没有迈不过的坎、办不成的事。白马寺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周明慧说,对黄淡村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深度复盘和理论提升,为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方法路径,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何进 通讯员 倪章宇 杨靖怡 易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