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黄石阳新:大地为纸 稻禾作笔 绘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云上阳新  2025-08-13 11:17:29
分享到:

8月12日,行走在黄石阳新县枫林镇大畈村,只见宽阔的柏油路蜿蜒进村,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古树公园、太阳能路灯、5G基站等次第铺展,一幅“业兴、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尽收眼底。    

“两年前,这里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省级脱贫村。如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6.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8万元,大畈村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村’。”村党总支书记柯瑞尊感慨地说,这一切离不开省自然资源厅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谢光军的倾情帮扶。

2023年5月,谢光军背着行囊到大畈村报到。第一件事就是清点村党总支的“家底”:党员平均年龄54岁,流动党员占3成,“三会一课”记录时有断档。

他定下硬规矩:每月10日主题党日,风雨无阻;每季度一次乡村振兴大讲堂;每年底向全体党员述党建。

两年里,组织开展15次大讲堂、340人次党员培训、50次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两年发展3名新党员、培养10名积极分子,支部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

大畈村原有脱贫户129户412人,边缘易致贫3户12人。谢光军每月比对医保、教育、务工等数据,确保“不丢一户、不落一人”。

产业怎么选?他把村民代表大会开到田头,最终拍板:腊米(吴茱萸)耐旱、神灵湖水质好、蛋鸡市场稳。

于是,62万元帮扶资金流转到200亩腊米基地,65户农户以土地或劳务入股,户均分红1.2万元。305万元项目资金撬动枫泽农业蛋鸡示范园,村集体年租金收益21万元。阳新县源之畈食品公司两年销售农特产品240万元,全部按合同履约,收购价高于市场价5%。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6.5万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超过1.8万元——数字来自阳新县乡村振兴局年度核查表,一分一厘都有票据。

谢光军进村后发现,红白事攀比、垃圾乱倒等现象仍有反复。他带着村民理事会逐条修订村规民约,将其浓缩成12条顺口溜,张贴在每一个湾组。积分制、清单制同步推开:房前屋后每月评比,积分可换油盐。两年评选“好媳妇”“文明家庭”共28户,重阳宴、采茶戏、黄梅戏连办两届,70岁以上老人全部接至现场。

文明新风看得见,2023年、2024年,大畈村连续两年被评为“文明村”。

谢光军的民情日记里,“一老一小一困”出现频率最高。

37万元县级资金引来自来水,全村556户全部通水;协调湖北移动新建3座5G基站,信号覆盖率从30%提升到100%;法律顾问3次进村讲法,现场化解宅基地纠纷、赡养纠纷等5起;“爱心妈妈”团队看望留守儿童130人次,发放书包、慰问金15万元。    

“谢书记的手机就是热线,半夜打过去他都接。”  村民刘高智说。

数字可以见证变化。12.5公里道路拓宽、硬化、刷黑;安装180盏太阳能路灯;26处危房、2处地质灾害点整治到位;省级古树公园项目投资60万元建成2处节点;430万元整合资金全部审计完毕,零结余、零投诉。

今年7月底,谢光军两年期满,村民们依依不舍为其送行。柯瑞尊把一枚党员徽章别在他胸前:“你人走了,支部还是你帮忙建强的样子。”谢光军把两本装订整齐的驻村日志、一摞项目票据、工作合影交到接棒同志手中。

通讯员:梁传奇 张超

一审:高薇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