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夷陵:融通资金活水 “向日葵”式干部书写实干担当
从一名基层年轻干部逐步晋升为国企负责人,艾国荣在湖北夷陵经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历经“融资战场”的洗礼、“民生现场”的考验。他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出色的综合能力和过硬的工作作风,为夷陵城市发展和项目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干部的卓越能力和实干担当。
8月5日,坐落于太平溪镇的三峡水利智慧展示馆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艾国荣带领集团攻坚行动督办专班成员在现场督办建设进度,梳理难点、堵点,现场沟通协调相关事项。
“该项目资金是对上争取的大国重器专项资金,为了追赶进度,我们通过优化人员调度、细化施工组织、强化材料资源保障等有效措施,将原定工期提前,为对上争取资金的重点项目验收提供了有力保障。”艾国荣介绍道。
推动重点工作加速跑,是艾国荣工作的常态。为此,经发控股集团成立26个“攻坚小组”,将事关集团转型发展的重点工作细化、量化、节点化,艾国荣以身作则,每周至少一次深入重点项目现场督办,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重点项目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从昌磷路磷矿运输专用通道到三峡水利智慧展示馆,每个城市重点项目都留下过他实干的身影。
资金保障是项目提速、民生落地的关键。除了抓好项目建设外,艾国荣还负责集团融资、资产运营和市场化转型等重点工作。
去年,在艾国荣的统筹推动下,经发控股集团顺利通过AA+主体信用评级,这一金字招牌也为后续争取多笔资金落地打下基础。今年3月,建设银行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相关政策后,他又带领专班成员积极准备相关申报资料,组织成员向各大银行宣传和推介新融资模式,更在关键审批节点开启了定点蹲守模式。大家驻点银行营业部,与客户经理共同撰写调查报告,跟踪审批环节,逐一与审批人点对点催办。从最初的精心谋划到最终成功放款,整个过程仅用时22天,5亿元建行统借统还贷款顺利获批,首笔1.5亿元同步放款。这一成果意义非凡,不仅是全市首笔、全省区县级首单统借统还贷款,更成为集团在补流类产品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的标志性事件。为顺应国有企业产业化转型的迫切需要,艾国荣再次展现卓越的资源整合能力,他牵头梳理产业架构,今年7月,成功为国控实业拿下AA+主体信用评级,使夷陵成为全市首个拥有AA+产业投资运营类主体的区县,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筑牢了资本根基。
财融不是报表中冰冷的数据,经济工作的终极坐标,始终是万家灯火的幸福账本。对艾国荣而言,他争取、奔走的并非简单的融资落地、利率标准,而是让每一项民生工程都能真正落地实施。
在夷陵区偏远山区一直存在用水难问题,水质也得不到保障。为了提升全区40余万农村人口用水品质,艾国荣带领团队成功申请农发行6.7亿元的农村饮用水改造贷款,会同水利部门规划32个子项目逐步实施。经历烦琐的项目方案论证、施工建设和融资程序,当清澈的自来水流入每家每户时,村民们露出开心的笑容。“那一刻,我深切体会到,我们每一笔资金的落脚点都应当是增进人民福祉。”艾国荣欣慰不已。
凭借着国有企业管理和金融领域的实践积累,他积极影响着周围的同事,“艾总是我们集团成立以来最年轻的总经理,面对融资、城市经营、产业布局等新任务,他善学习、爱钻研,在集团架构重组、核心业务谋划等重要阶段带领我们攻克了很多难关。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变得更强,那种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经发控股集团财融中心副主任王雷深有感触。
在当前国企改革深化阶段,艾国荣深感压力在肩、责任重大:“作为年轻干部,在当前岗位上肩负着重大经营决策、项目建设、招标采购、资金拨付等关键职责,既是‘关键少数’,也身处关键环节,要成为‘向日葵’式的干部,向下扎根向阳生长,不断提升资源整合和战略布局能力,率先垂范,带领团队共同攻坚克难。”
(记者:邱承娇 通讯员:卢玥辰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