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成功避险8起!湖北省地质局冶金地质勘探大队全力开展汛期地灾防御

长江云新闻  2025-08-13 10:36:33
分享到:

为做好近期强降雨防范工作,湖北省地质局冶金地质勘探大队(以下简称冶金地质大队)闻“汛”出击,驻县包乡,通过快传达、细部署、抓落实等方式,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

闻汛即动,精锐尽出筑防线。地质人的战场,在于险处护民。自6月18日入梅以来,冶金地质大队闻“汛”即动,迅速召开部署会议,并全面启动“驻县包乡”技术支撑机制,30名技术骨干闻令集结,星夜兼程,火速分赴十堰市竹山、竹溪、郧阳、郧西、丹江口等地,与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协同作战,全力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关键工作,以最硬核的专业技术,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十堰市安全度汛筑起坚实屏障。

网格下沉,技术力量护前沿。秉持“局队融合、协同防灾”理念,大队将技术力量深度嵌入十堰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系统防灾体系,按照“一县一队”标准,技术人员编入县(区)自然资源部门,与地方干部职工紧密协作,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全流程工作机制。

在竹溪县,技术团队对20处高风险滑坡点开展紧急排查,连夜检修地表位移监测仪,确保设备精准运行;在竹山县,与地方部门联合巡查隐患点,精准标记变形区域,为后续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在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开展夜间巡查,密切监测隐患点变形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防范措施。通过技术力量下沉网格一线,切实将技术支撑工作落到实处,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栉风沐雨,地质赤诚守平安。 面对8月9日至12日的新一轮强降雨,竹山分站负责人李鸿毅带领竹山分站人员刚刚结束巡排查,他看着倒头就睡的队友们发出感慨:“20多个小时连轴转,确实累趴了。”“但我们是守门员!重点区域就是防线,一个点没跑到、一个隐患没查清,这心里就悬着石头,哪敢有半点松懈?”

“郧西是这次暴雨的重灾区,我们几乎是‘钉’在路上了!” 郧西分站负责人王东洋拍了拍满是泥点的裤腿,声音有些沙哑,“一天到晚,踩着泥、蹚着水,危险区域也得硬着头皮上。亲眼看到那些墙倒屋塌的景象,心里真不是滋味……” “可只要咱们的预警及时发出去,老百姓能提前撤出来,再苦再累、鞋磨破几双,那也值了!这就是咱们地质人的意义——用这双脚底板,把安全抢回来!”

秦巴大地上,一张由专业力量引领、全民参与的防灾网络正越织越密,为守护青山绿水和万家灯火注入坚实力量。

硬核答卷,精准防控保平安。针对高等级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区域,大队累计派出专家技术人员1199人次,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745处,参与应急处置10起,成功避险8起11户34人,深入基层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及预案演练活动并大力宣传地灾应急知识,通过“专业+实战”模式,强化一线防灾力量,全方位筑牢防灾减灾防线。凭借科学部署与专业行动,为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直以来,冶金地质大队将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树牢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压紧压实“驻县包乡”技术支撑责任和梅雨期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工作要求,扛起公益担当,以更硬技术筑牢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秦巴山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十堰市高质量发展夯实地质安全根基。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杜可飞 通讯员 刘芳 于义军 李建华)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