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间的绿色“商机”:90后邓超的返乡创业路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山林里已响起清脆的鸡鸣。返乡青年邓超穿梭于林间,观察鸡苗长势、捡拾温热的土鸡蛋,开启忙碌的一天。这位曾“一心逃离大山”的90后,如今与妻子扎根故土,用原生态养殖敲开了致富大门,更带动乡亲们奏响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峡口镇双坪村刚满18岁男孩邓超,怀揣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辗转武汉、广东,干过物流搬运,也在流水线上值过夜班,汗水浸透青春,但“通讯靠吼,交通靠走”的故乡始终是他心底的牵绊。2020年末,家乡巨变点燃了他创业的火种,“精准扶贫让村里路通户、电升级、政策好——这就是我创业的底气!”他毅然告别漂泊,携妻子返乡。
“现在大家都追求健康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村里普遍的养猪产业,邓超独辟蹊径,依托双坪村丰茂林木,开始养殖山鸡,他立下铁律——山林散养、零饲料、零抗生素,只喂食蔬菜谷物。起步时资金紧张,几个简易大棚就是全部家当,但这份坚持很快迎来转机:宜昌市农业农村局以20万元村集体入股资金雪中送炭;兴山县工商联、镇商会搭建平台,协调政策与资源。2021年,“邓家养殖家庭农场”正式挂牌。2023年邓超获宜昌市“百佳农民”荣誉称号。
从首批2000只土鸡一售而空,到如今标准化鸡舍林立、年养殖规模突破15000只,邓超的生态鸡凭借出众品质赢得回头客。他更积极拓展销路,参加技术培训、直播带货,让深山农副产品走向全国。数字见证共赢,兴山县人社局送来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政府帮扶资金38万元,新建鸡舍、产业路;带动36户村民销售禽蛋,户均年增收8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4万元,实现“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三赢。
“扩大规模、深化绿色养殖只是起点。”面对未来,邓超目光灼灼。他计划引入烘干设备,开发风干鸡、风干鸭新品,并帮乡亲加工茄子、豇豆等农产品,共享销售网络。“我要让这幅‘鸡在林下走,花开蝴蝶来’的画卷,铺满家乡的土地!”他的梦想,正随着晨光中的鸡鸣声在山谷回荡。
记者:黄晖 通讯员:向博文 编辑:郝小芳
一审:郝小芳
二审:张雅莉
三审:吴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