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夷陵:苦练绳上技 守护生命线
近日,宜昌市夷陵区罗河路消防救援站组织开展绳索救援专项训练,通过理论授课、实操训练和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指战员在复杂环境下的绳索救援技术水平。
8月12日,走进罗河路消防救援站的室内训练场,一股紧张有序的气息扑面而来,七名消防员正围绕着高约八米的训练架展开室内绳索训练。“往上拉!使劲!”一声令下,两两一组的消防员迅速收紧绳索,向高空攀升。据悉,当日主要开展了上升状态一对一救援、上升下降通过绳结、通过U型技术、搭建T型救援系统四个项目的训练。
这样的训练,与当下的救援需求紧密相连。近期连续中到大雨,山区易出现滑坡、山洪等险情。加之正值暑期,不少家长携带小孩深入山林徒步,迷路、被困的情况偶有发生。绳索救援技术恰是应对这类复杂地形的“利器”,它能在悬崖峭壁、密林深谷等常规救援设备难以抵达的地方灵活施展,却也对消防员的技术熟练度和体能耐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救援者与被困者的生命安全。
“在我们首次接触绳索训练的时候,对绳结运用不熟练,包括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长时间高强度体能消耗,都给我们在训练中带来了困难。”三级消防士张超坦言。不过,这样的挑战并没有阻挡队伍前进的脚步,从2018年正式将绳索训练纳入常规训练计划,到如今夷陵区消防救援大队已搭建起宜昌市消防队伍第一个室内高空(山岳)研训室,为指战员提供了近乎实战的训练条件。
“现在再看绳索,就像老战友一样亲切。”张超笑着说,掌心的厚茧是多年训练的“勋章”。在经历了无数次从笨拙到熟练、从紧张到从容的打磨后,他和队友们早已能在高空绳索上高效操作,在复杂环境中快速规划救援路径。“这几年,我先后参加了10余次山岳救援,从悬崖边、密林里营救出被困人员50余人。”谈及这些成果,张超的语气里满是自豪,“每次看到被困者安全落地,就觉得所有的汗水都值了。”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消防救援站已将此项救援技术运用至多个救援任务之中,成功营救被困人员8人。一级消防士赵炀介绍:“我们将针对汛期开展针对性、常态化的训练,确保每周不少于4个课时的训练时间,丰富和完善绳索救援的综合战术方法,使消防员在高空、山岳、水域等复杂救援环境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用好‘救命绳’。”
(记者:薛丹 通讯员:杨凌骁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