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赤壁市“膜”力全开 绘就农业好“丰”景

长江云新闻  2025-08-11 14:49:38
分享到:

为破解农田“白色污染”难题,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咸宁赤壁市在茶园、蔬菜基地、规模化果园等重点农业产区,大力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这一绿色举措既为农作物撑起“保护伞”,又为土地减“塑”解压,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双提升。

初秋时节,赤壁金果源现代农业基地内,桃、蓝莓、葡萄、梨等水果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果树下,整齐覆盖的黑色加厚高强度地膜如同坚实的“铠甲”。“这些环保地膜能有效抑制杂草、防涝保墒,不仅助水果增产,还能提升约20%的甜度。”基地负责人李海军介绍道。今年,在赤壁市农业农村局支持下,金果源作为示范点,500亩果树免费铺上了这种地膜。“使用后省时省工,光生产投入就节省了近20万元。”说起好处,李海军笑容满面。

在赤马港街道四清村的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示范区,500亩蔬菜大棚率先应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棚内辣椒、玉米、甜瓜等作物长势喜人。赤壁市农技专家雷时雨介绍道:“传统塑料地膜残留易致土壤板结,破坏生态。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作物收获后约3个月即可基本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被土地自然吸收。”种植户老张深有体会:“以前图便宜用薄地膜,难回收、污染大。现在用了可降解膜,再不用弯腰捡碎膜,地变松软了,菜根扎得深,产量足足涨了两成!”老张的切身感受,正是赤壁市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推广成效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2024年以来,赤壁市已投入专项资金960万元,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3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1万亩,农田残膜污染减少90%以上,农作物品质提升显著。

“新型农膜让农业生产告别‘增产却增污’的困境。”赤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方高柏表示,该市将坚持“源头减量、过程管控、末端利用”原则,持续推动绿色农膜应用,守护赤壁沃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屏障。

(长江云新闻记者 章珩 咸宁台 樊瑞 通讯员 刘莉 编审 李先华)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