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女孩长“鸟嘴”,矫正用了60多副牙套
随着暑假到来,口腔科迎来矫正热潮。8月初,20岁女孩小宁(化名)通过历时2年的矫正,终于摆脱了因牙齿畸形导致的“鸟嘴”。
小宁牙齿矫正前
据悉,小宁换完乳牙后出现上牙前突,11岁时牙前突越来越明显,以致出现“鸟嘴”。更让她痛苦的是,牙齿畸形带来了咀嚼问题,牙龈发炎红肿,喝水都疼,长期只能吃一些软烂的食物。2021年,小宁因为颞下颌关节问题加重,来到武汉亚心总医院口腔科就诊。
过去在临床,这种骨性前凸的龅牙,需要繁琐的取模,先拔前磨牙为后续的矫正腾出空位。在这一过程中,牙齿容易出现不良移动,例如,上牙内收了,牙槽骨却没能正常归位,前凸的问题依然存在。
亚心口腔科主任陈冶、梁钰洁医生评估后,为小宁制定了数字化的矫治方案。告别传统繁琐的取模方式,医生只需快速扫描,并导入CT颌骨模型,即可完成口腔3D立体建模,不同于传统小钢牙,3D打印的隐形矫正器如同给每颗牙定制了套衣服,通过全包绕的三维力量,能更轻柔地精准矫正畸形。同时,AI会精准算出牙齿移动的方向和速度,模拟校正全过程。
过去3年,根据牙齿移动的情况,小宁平均每7~10天3D打印一套牙套,前后换了60多副牙套,以实现精准矫正。最新拍片可见,小宁上颌骨、牙齿已成功回缩。
医生提醒,牙齿矫正有黄金周期。6-8岁是不良习惯矫正“窗口期”,80%的错颌畸形与吮指、咬唇、口呼吸相关,需要使用各类功能矫治器进行纠正;12-14岁是颌骨生长矫形治疗和牙齿矫正“黄金期”,在生长发育高峰期颌骨仍有很大的生长空间,部分骨性畸形可通过生长改良技术避免正颌手术;而12-18岁青少年是正畸的主力军,这个年龄段牙齿替换完成,牙移动骨改建速度较快,相比成人也可减少治疗周期。如果家长自己难以判断,建议带孩子向正畸专科医师咨询。正畸治疗并非只能在青少年阶段进行,成人也可以接受正畸治疗。尽管成年人正畸的牙齿移动速度略慢,也更容易出现牙龈退缩等并发症,但依然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耐心和坚持。
(长江云新闻记者 苏逸冰 通讯员 熊杰 郭姗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