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白求恩在武汉:战火中的医者仁心
长江云新闻 2025-08-10 19:36:47
1938年1月,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率医疗队抵达抗战临时首都武汉。在短短一个月零两天里,他争分夺秒救治伤员,以精湛医术和无畏精神,在战火中诠释了国际主义精神的真谛。今天,我们回溯这段历史,感受白求恩的医者仁心。
1938年,北平、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战线南移,武汉成为抗战临时首都和关键防线。危急时刻,白求恩放弃返回西班牙,毅然来到武汉,投身抗战医疗救援。
武汉市第五医院主管药师、白求恩纪念馆讲解员 蔡莹玥:白求恩看到了史沫特莱的一篇文章《战斗在中国》,于是毅然前往中国战场进行支援。当时白求恩同志抵达武汉的时候,汉口机场被炸毁了,他是在武昌的简易机场下的飞机。
抵汉后,白求恩立即在汉阳高隆庞修女会诊所投入救治,昼夜不停地为伤员手术。为适应战地需求,他发明了可拆卸的移动手术台,取名为“卢沟桥”,在极端条件下挽救了众多生命。
武汉市第五医院主管药师、白求恩纪念馆讲解员 蔡莹玥:这个马背上的药驮子,旁边各有若干小格,小抽屉打开,里边可以存放药品、医疗器械,最关键之处在于,上面把木板打开,上面再横搭一个木板,它就成了一个移动的手术室、手术台。
1938年1月20日,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接见了白求恩大夫,高度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当年2月22日,在周密安排下,白求恩启程前往延安,奔赴晋察冀前线,继续他的救死扶伤之路。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馆长 周静:当时不仅白求恩,一大批国际友人都在我们武汉,从事过抗日宣传、救助,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白求恩的精神至今传承。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和白求恩纪念馆,每年吸引众多市民、学子前来瞻仰,感受那段战火中的不朽仁心。
(长江云新闻记者 管根稳 王磊 通讯员 黄璜 实习生 何雨泽 梅良莎)
责任编辑 解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