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长江评论·本周:既住得了“板房” 又闯得了“新路”

长江云新闻  2025-08-10 19:28:15
分享到: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能不能支得好,支得稳,关键看干部队伍是不是真铁军。本周召开的省委全会,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作为重要议题,就是要锻造一支堪当支点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

如何担当?怎样作为?我们先看发生在宜昌的具象化的例子。

上周末,刀郎演唱会连续两晚燃爆宜昌奥体中心,面对数万“刀迷”涌入,宜昌把演唱会当作“城市IP运营”的契机,6万份手绘宵夜地图、轻违章首违不罚、机关大院敞开停车场,甚至在场外搭建舞台让买不到票的粉丝免费狂欢……带来的回报超预期:外地观众占比65%,单场拉动消费5亿元,更让“宜昌文旅”搜索量暴涨300%。

再看城东边,产业新区的工地上,一群干部把办公室搬进了板房,白天跑现场、夜里开例会、困了睡工棚,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跨部门联动,拼出了上半年新签约、新入库、新竣工50亿以上重大项目全省最多。

一座城市,两个看似不同的场景,恰恰揭示了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的一体两面:既住得了“板房”,把项目扎扎实实推进下去;又闯得了“新路”,拓宽思维抓住“泼天的流量”。支点建设需要的,正是这种既“快干实干”又“巧干会干”的担当作为。

住“板房”,是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的写照。

咸宁选派45名年轻干部下沉产业园区,破解企业“配套跟不上、成本下不来”的痛点;利川推行“群众首问、干部首责”机制,首位接待群众的干部必须全程跟进到问题解决。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进现场全是办法。堪当支点建设重任的干部,就是要去一线、下基层、在前沿、上战场,敢接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闯“新路”,是打破惯性、打开视野的突围。

藏在深山的十堰,率先开通全省首条低空短途货运航线连接花湖机场,为汽车零部件插上出海的“翅膀”;鄂西的巴东借“飞行汽车”首航三峡,打造出山水之外的文旅新IP。搞创新也好,做产业也好,要想跟好的比,快的赛、强的竞,首先是视野、理念的“破圈”。堪当支点建设重任的干部,就是要时刻想着跳出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摒弃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心态,打破内陆意识、中游意识的束缚,善用系统思维在多重目标中寻找动态平衡。

裤腿沾泥的脚力、系统统筹的脑力、敢破敢立的魄力、一张蓝图的定力,这支既住得了“板房”,又闯得了“新路”的干部队伍,就是湖北支点建设最大的底气。

(长江云新闻记者 常江)

责任编辑 杨雨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