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湖北科技企业家 | 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创新永不停歇!
四年时间,从汽车销售领军者到新能源电池行业黑马,走过了怎样的创新之路?《对话湖北科技企业家》,今天走近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代德明。
孝感生产基地的CTP动力电池产线上,代德明正与团队进行测试分析。这条完全自主设计的生产线刚实现量产,便以日产能1000台的效率成为行业标杆。其独创的柔性适配技术,可满足各类电动车型的定制需求。技术领先的背后,是代德明对新能源产业趋势的精准预判和提前布局。
楚能新能源董事长 代德明:一个实体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产业的发展,从设备、从工艺、从制造,从我们的研发材料体系开始,创新是贯穿到我们产业的各个环节中,不创新怎么领先,我们楚能在竞争中诞生的,在奔跑中成长。
2021年以前,代德明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汽车销售。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让他敏锐捕捉到新能源革命的巨大机遇。2021年8月,楚能新能源正式成立,主攻新能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及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制造,并在武汉、孝感、宜昌三地布局生产基地。短短四年,楚能实现产能规模超110GWh,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跻身全球前七,动力电池装车量位居全国前列,产品远销澳大利亚、意大利等数十个国家。
楚能新能源董事长 代德明:企业家本身首先是驱动产业发展的动力,那科技型的企业家代表什么,代表企业本身的意识、对人才的尊重、对科技的重视,我们每个企业领头人的后面,都有一帮创新的人员才能驱动企业发展,要有这种视野、对未来战略的判断能力和科技发展方向的探索。
着眼未来,持续创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理念早已刻入企业骨髓。如今,楚能不仅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更与中科院共建创新研究院,汇聚近2000名研发人才,自主研发超过60款电池产品,申报锂电相关专利近5000项。在新能源产业浪潮中,代德明不曾停歇,也不会停歇。
楚能新能源董事长 代德明:在汽车面对未来新能源、智能化、自动化,这样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开始,这个产业空间更大,楚能未来会不会造车,我们保持关注,该下手的时候就会下手,对新势力、新的趋势、新的科技,依然去拥抱、积极探索、积极地往前走,这是一个企业应该去做的事。
(长江云新闻记者 徐嵬毅 程德明 通讯员 龚凌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