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云端锐评|假院士倒台,真问题才开始

长江云新闻  2025-08-07 14:29:34
分享到:

招摇撞骗十几年,原形毕现一朝间。这两天,冒牌院士阮少平的闹剧引发全网热议。

这个“阮少平”有多离谱?自称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神山总指挥,甚至标榜“阮小七二十七代孙”!荒诞剧本都不敢这么写,可人家愣是靠着PPT和演技,把中小学、医院、企业忽悠得团团转。更讽刺的是,真权威在实验室攻坚,假大师在会场捞金——某些单位要的哪是专家?分明是“人形镀金招牌”!

假院士的倒台,折射出三个真问题:

其一,查证有多难?一个只需查阅中国科学院官网便能戳穿的谎言,却被学校、医院、推广平台集体默认。当“院士”头衔成了免检通行证,暴露的是社会对权威符号的盲目崇拜与集体性失察。曾经被央媒曝光的“气功大师王林”“假神医刘洪斌”,都是一样的套路。

其二,“骗子”唱戏,“搭台者”有没有连带责任?有一位学校领导一语道破天机:“能请到院士是学校实力的象征。”想想看:如果学校不贪“院士站台”的虚名,企业不搞“专家撑场”的形式主义,骗子哪来的戏台?骗子固然可恨,但只把骗子拉下马是不够的,那些主动帮助骗子打造迷人人设、主动邀请骗子站台、共谋“发展”的机构和商家,也该被追究责任。

其三,监管措施是否“缺位”??当阮少平以“健康顾问”给酒企站台,借“阮顺堂”炒作中药,这些虚假宣传可能害人命,竟一路绿灯!监管的滞后与缺位暴露无遗。此外,对于平台上信息真假的监管也存在缺失,国家安全部的数据显示,当数据中有0.01%的信息“掺假”时,AI输出的有害内容会增加11.2%。现在骗子用AI批量造假,搜索引擎一搜全是“认证信息”,普通人根本分不清真假。就像这位阮先生,走穴越多,网上记录越真,最后假戏真做。

打假一个阮少平容易,难的是清除“头衔崇拜”的迷信。假院士的倒台不该是结束,而是反思的开始:允许头衔商业变现的利益链,如何彻底斩断?求真能力在“信息茧房”中被屏蔽,如何破壁?

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知道真相。

撰稿:刘蕊俊

编审:梁延 夏金 邹敏

责任编辑 刘蕊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