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素质提升年”进行时】以干部“能力之变”提项目“建设之速”
夏日荆江,热潮涌动。在荆州市沙市区锣场镇的项目工地上,湖北骏力包装项目正马力全开平整土地;荆州邮件处理中心生产主楼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硅基新材料绿色循环产业园的反应釜及原料仓等设备正在安装中……这批省市级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背后是锣场镇干部队伍以“店小二”精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自“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开展以来,该镇紧扣“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核心思路,将干部素质提升与项目攻坚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项目提速、服务提质”的亮眼答卷。
容缺审批:58天刷新项目建设“新速度”
“从立项到动工仅用2个月,‘容缺审批’机制帮我们抢回了宝贵时间!”荆州市鸿旭物流负责人对锣场镇的高效服务由衷赞叹道。此前,该企业在办理施工许可时因部分材料暂缺陷入停滞,镇政府立即启动“容缺+承诺”审批模式,协调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3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手续。
这一案例是锣场镇审批服务改革的缩影。该镇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推行“一专多能”岗位练兵,组建专业化审批队伍,通过“模拟审批”“并联审批”等创新举措,今年为6个重点项目平均缩短审批周期40%。其中,占地150亩的荆州邮件处理中心项目从开工到完成40%工程量仅耗时58天。
一线攻坚:48小时破解开工“拦路虎”
“高压线迁改原本以为要拖一个月,没想到镇里一周就协调解决了!”站在湖北骏力包装项目工地上,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这得益于锣场镇践行的“一线工作法”——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闭环管理机制,将干部攻坚能力纳入素质提升核心指标。
今年7月,贤文科技项目因东方大道出入口开设及人行道树木迁移受阻,镇政府联合综合执法中心、施工方现场办公,48小时内完成方案制定与实施,保障项目如期开工。通过“挂图作战”破解土地平整、管线迁移等共性难题,锣场镇今年已推动8个项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项目不等人、服务不缺位”。
周密服务:30天实现征迁用地“新纪录”
“每周推进会+四方会商机制,有什么问题迅速摆在桌面上,各方合力下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项目推进顺畅多了!”奥蓝科技二期项目负责人说道。为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锣场镇创新建立“管委会-投资主体-施工单位-服务单位”协同机制,实时响应企业诉求。在该项目征地拆迁中,干部逐户座谈17轮,30天内完成全部工作。
与此同时,“项目秘书”制度与“四个一”服务机制,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个专班、一张时间表,让每个项目都有“专属管家”。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解决项目建设各类问题127项,干部队伍在要素保障、矛盾调解、政策落地等关键环节中的履职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风好正是扬帆时。锣场镇将持续深化“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以12个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干部能力提升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为“重振沙市辉煌、建功支点建设”注入“锣场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