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潮头勇争先 支点开新局

​湖北日报  2025-08-06 14:24:15
分享到:

打造新时代的“九州通衢”“九州通商”“九州通融”,支点的开放辐射力不断提升。图为7月23日武汉阳逻港繁忙景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盛夏时节,荆楚大地生机勃勃,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第六次考察湖北,明确了湖北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湖北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对湖北的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

牢记嘱托、不胜不休,荆楚儿女正在谱写昂扬向上的支点答卷。

勇担主引擎战略使命,规模能级持续跃迁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位居中国之中,联结东西、承接南北,湖北这片关枢之地气象万千。

湖北,中部六省中唯一被赋予重要战略支点定位的省份,肩负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主引擎的战略使命。

从“努力建设”到“加快建成”,中部支点,湖北如何作为?

2025年“新春第一会”,湖北省委系统部署: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步骤,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到2030年力争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成支点,舍我其谁!

拼搏进取的热情被燃起,湖北鼓足干劲,奋力书写新的支点答卷——

今年上半年,湖北生产总值增长6.2%,大省领跑、中部领先,延续了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站位全局,湖北经济增速位列全国第三、经济大省第一、中部第一,增速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挺起中部,湖北经济总量占中部的比重从20.7%提升到21%,在中部地区的优势持续扩大。

“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饱含期待。

感恩奋进,勇开新局!

锚定能级跨越战略,展现“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湖北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扩大内需与优化供给两端发力。

看投资,全省有施工项目19250个,增长7.1%;项目和制造业投资增长分别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5.0个百分点。

看消费,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超2200场特色活动让消费市场月月有新意。

看外贸,进出口逆势突围,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28.4%。

湖北经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主要指标全面向好,支点的战略支撑力不断提升。

锚定产业倍增战略,体现湖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7月16日,20款“湖北造”人形机器人闪耀链博会这一世界舞台。“新春第一会”首秀以来,短短5个月,湖北人形机器人军团数量翻倍,“飞一般”的进化速度令人惊叹。

上半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29.3%;岚图汽车累计销量达68263辆,同比增长88%,实现“六连涨”。

“三线并进”“链群协同”“融合发展”组合发力,“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全面升级,湖北产业结构更优、集群更强、层次更高,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支点的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不负“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嘱托,发展质效成色十足

“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在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湖北全力打造人才、策源、产业、生态4个全国全球领先的高地。

锚定科创引领战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步稳蹄疾——

万人大会,一票难求。

4月23日九峰山论坛在武汉火爆开启,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影响全球:百亿龙头项目接连落地,3万多名半导体创新人才扎根,跨国公司争相前来“抢机遇”。

以创新生态的“阳光雨露”,催生科技创新的“拔节生长”。

实施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做强高能级科创力量矩阵,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增强。

“61020”全链条攻关滚动推进,“71020”高校创新体系加快构建,脑机接口、单北斗芯片、全球最快磁悬浮列车技术等一大批成果取得突破,支点创新策源力不断提升。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如今,湖北在国家科创版图中的重要性、贡献率、显示度空前凸显,科技创新成为湖北最突出的优势、最闪亮的名片,成为引领支点建设的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北“产业绿色转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

夯基筑本,聚势谋远。湖北做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推进美丽湖北战略,保障“一江碧水东流、一泓清水北送”——

天更蓝,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山更青,国土绿化重点工程营造林329万亩;

水更绿,长江干流、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洪湖水质达到Ⅳ类标准,为近5年来最好水平,再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

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制度“三箭齐发”。上半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近3000亿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69%,碳市场成交额突破百亿、居全国第一。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打造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荆山楚水持续刷屏,支点的生态承载力不断提升。

“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

乘势而上,奋勇争先。

推进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

4月25日,省委高规格召开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省委主要领导担任“湖北文旅首席推荐官”,向世界发出荆楚之约。

湖北文旅产业摁下“快进键”: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增长14.7%,其中境外游客增长54.9%,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6%、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湖北跻身热门旅游目的地。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最大。

今年以来,我省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校友回归、返乡创业和高校师生创新创业,上半年返乡创业人员增长15.9%,城镇新增就业56.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1%。

建设支点,支撑中部、服务全国,湖北“量”“质”并举,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展呈现更高的“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辐射引领动能更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深化区域合作,有序优化产业布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北“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

深谋远略,实干笃行。湖北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

推进枢纽提能战略,“内陆开放新高地”优势凸显——

“武汉—武汉”环线高铁来了!

2月27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最快年底,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实现1小时通勤。

在枢纽提能战略框架下,铁水公空加速“硬联通”。

看地面,“轨道上的湖北”预计年底350公里时速高铁通车里程由全国第13位跃居第5位;

看水上,“水运上的湖北”迎来三峡水运新通道“超级工程”;

看空中,“航线上的湖北”之天河机场客运、花湖机场货运吞吐量保持中部第一。

全力应对关税战、贸易战,推进国内国际“双联通”。

抢时间,首创“联合一站式”模式,花湖机场海关作业时间压缩至5分钟;

抢出口,一揽子防冲击措施落地见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超三成,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约五成。

上半年,湖北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中部第一。

放眼全球,打造新时代的“九州通衢”“九州通商”“九州通融”,支点的开放辐射力不断提升,湖北实现由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的精彩跨越。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

从国有“三资”管理到投融资体制,从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贷款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省委、省政府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聚焦聚力“支点建设整体提升”,统筹协调、因地制宜,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发力。

支点,既要中心城市带动发力,又要县城农村支撑给力,形成全域协同、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北“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

担责而行,知重负重。湖北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推进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

江汉平原“铁水公空”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摆上省委议事日程。未来几年,江汉平原将织密路网、连通湖库,3200万群众出行更方便、用水更有保障。

编制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规划。武汉都市圈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襄十随神”汽车产业集群、宜荆荆磷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动能强劲。

立足全国看湖北——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宜昌、襄阳突破6000亿,荆州、孝感、黄冈突破3000亿,8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多极支撑、多点发力活力澎湃。

跳出湖北看中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合作不断深化,鄂湘赣以及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更加密切,武汉都市圈引擎发力,驱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从长江经济带“龙腰”到中部崛起“脊梁”,从“双循环”关键节点到“一带一路”内陆枢纽,湖北在全国版图中的战略位势持续攀升。

“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支点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我省围绕三大精神深挖内涵价值、开展大思政课宣讲、创作文艺精品。近日,革命历史剧《浴血荣光》热播,引发热烈反响。

黄石、襄阳、荆州、咸宁和竹溪、钟祥等12个城市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数量排名全国第5位,入选城市数量超过前六届总和。

“这里经得住疾风骤雨,未来更是一片光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许,激发了湖北人民的奋斗热情,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荆楚儿女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实干担当,向着建成支点聚焦聚力、加速奔跑!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