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看支点·担当作为

长江云新闻  2025-08-05 21:17:23
分享到:


牢记嘱托,建成支点,特别报道《看支点》聚焦支点建设七大战略,探访经济一线生动实践,今天播出第八集,把时间交给博为。

《看支点》,今天来说说担当作为。加快建成支点,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今年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要不断强化支点建设的战略保障,把一切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向着加快建成支点的目标加速奔跑。今年以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担当作为,在服务建成支点中增强本领,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锤炼作风,在干部素质提升行动中淬炼成长,以不甘落后的志气、比学赶超的勇气、开拓进取的锐气, 推动支点建设各项工作往前赶、上台阶。今天的“担当作为”故事,我们就去宜昌、荆门、孝感,看看在支点建设一线锤炼出的“三种精神”。


住工地 睡板房 拼项目——宜昌“板房精神”跑出落地加速度

先看这张图,住工地、睡板房、拼项目——这是宜昌东部产业新区项目建设一线催生的“板房精神”。今年上半年,宜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领跑,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苦干实干、勇挑重担、一线攻坚”的“板房精神”提供了硬核支撑。

炎炎夏日,在宜昌东部产业新区宜化华中氟硅材料产业园,一场协调会正在板房里进行。园区一期项目计划10月底试生产,但关键的管网地埋工程却还未动工,规划、城管、燃气、交通等部门负责人实地勘察,现场论证。

宜昌高新区招商局项目服务科科长 韩双:可不可以同步进行?他一边在做准备,你们一边来办。

傍晚,方案敲定:采用“容缺受理”机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先行从人行道和围挡侧开挖,同步加速审批流程。施工队连夜进场,项目专员和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交底。

宜昌高新区白洋园区办工作人员 马福传:特别是周边的一些线路,注意安全。

记者:今天到这个点,咱们还有什么工作计划呢?

宜昌高新区白洋园区办工作人员 马福传:今天时间比较晚了,我们就在板房住了,明天早上我们还有几件事情要处理。

东部产业新区的玛瑙河片区,则面临另一块“硬骨头”——高压线路迁改。这关乎园区众多企业和枝江北站的供电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电力部门与园区服务专班在板房指挥部昼夜推进,硬是在短短7天左右,完成了10.9公里的两条高压线路迁改。

国网枝江市供电公司主任工程师 董涛:配合停电的线路比较多,时间紧、任务重,拆迁协调的难度大。

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 谭本相:所有的问题一旦出现,3分钟之内必须有专人响应,7分钟之内处置的人员和措施必须到达现场。

从迁改工地的星夜鏖战,到施工现场的分秒必争,“住工地 睡板房 拼项目”的实干作风,淬炼出“苦干实干、勇挑重担、一线攻坚”的“板房精神”。靠着这股精神,宜昌赢得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先手棋:上半年新签约、新入库、新竣工50亿、100亿级重大项目数量全省最多,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70%。

宜昌市发改委副主任  吴双:争取各类资金347亿元,强化了项目要素保障,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大力发扬“板房精神”,扎实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长江云新闻记者 郑莉莉 乐城 宜昌台 付伟 当阳台 方梓轩 实习生 刘永逸)

只争朝夕 马上落实——荆门“奔跑精神”跑出投资加速度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荆门。今年上半年,荆门锂电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0.8%,增速全省第三。从传统化工之城到新能源产业高地,荆门以“奔跑精神”实现经济结构“换道超车”。

亿纬锂能超级工厂二期即将竣工。这个占地超12万平方米的项目,从落地到基本建成仅用半年,正是荆门“奔跑精神”的写照。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邹芬芬:目前超级工厂二期已经完成钢构吊装的90%,项目全部建成后,亿纬动力的产能将攀升至242GWH。

“荆门速度”背后是“链长制”的高效服务。领导干部担任链长,从水电保障到人才招引,一包到底。去年底,为满足亿纬动力对新材料的需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副链长何珊第一时间奔赴深圳、东莞等4地,3天连办5场推介会,快速招引配套企业,并协调多部门,护航企业百天内实现投产。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何珊:确保7天时间把设计图纸拿出来,用7天时间把电送到了厂区,帮助企业招聘员工100多人。

荆门市康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事业部负责人 罗彬彬:4月28日已经正式量产,预计在年底产值可以超过一个亿。

奔跑赢得信任。亿纬动力13年间追投11次,投资额从1亿元跃升至419亿元;长城汽车追投3次达75亿元;格林美追投5次达132亿元。同时,“一企带一链”效应凸显:亿纬锂能已吸引科达利、恩捷等40家链上企业落户,形成从电芯到储能的完整链条。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荆门研究院院长 苑丁丁:我们还在积极筹建湖北实验室,加强对武汉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人才的虹吸效应。

奔跑刷新高度。上半年,荆门以锂电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430.8亿元,同比增长40.8%。曾经的“跟跑者”,正领跑华中锂电赛道。

荆门市招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俊义:今年以来我市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447个,开工项目303个,其中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下阶段发扬“奔跑精神”,力争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 600 个,开工项目不少于420个。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飞 李成汉 毕然 荆门台 丁晓宇)

日签约3个 开工2个 投产1个亿元项目——孝感“321精神”炼就发展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孝感规上企业净增94家、居全省第1位;亿元以上项目签约623个、投产218个,其中73个实现 “当年投产即进规”。在项目建设这场大考中,广大干部凭着每天签约3个、开工2个、投产1个亿元项目的“321精神”,勇担当、善作为,努力实现全年投资增长10%的目标。

在孝感高新区,投资30亿元的精密数控项目即将投产。项目从初次接触到签约落地,仅仅用了20多天,再次刷新“孝感速度”。

孝感市高新区精密数控设备总装及加工基地项目前期负责人 史军:7月初对接,8月2日签合同,我们目标是9月1日投产。

速度的背后,是招商和服务团队“想在前、干在先”的硬功夫。了解到企业有投资意向,服务专班迅速行动,连夜筛选出3处可“拎包入住”的厂房,首次洽谈就拿出成熟可行的全周期服务计划。

孝感市高新区招商运营中心副部长 徐航:3天内就完成了厂房的洽谈和选址,7天内出具建设规划,将传统对接周期压缩了60%以上。

孝感市招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熊建平:上半年全市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23个,超序时进度12个百分点。

项目招引只是第一步,为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孝感各地纷纷创新举措。比如,孝南区选拔了数百名项目秘书,帮助企业办理“五证”,过去120天的审批流程,如今24小时内高效办结。

孝感市孝南区“项目秘书” 魏能亚:由原来的几十份材料减到几份资料,办证的效率提高了,早日开工,早日完工。

全生命周期的培育扶持,则是企业成长壮大的“助推器”。掌握xMR磁传感核心技术的元臻微电即将投产,政府主动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湖北元臻微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张鹏:政府和对接人员把他们在孝感本地以及湖北下游企业来跟我们对接,预计在8月份正式进入投产状态。

孝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 局长 叶剑刚:全面跟踪项目签约、开工、投产、进规、稳规全过程,实现了市县两级规上(工业)企业包保联系全覆盖。

“想在企业需求之前,做在企业期盼之上”,今年上半年,孝感市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218个,预计全年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65个。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慧 陈凯歌 沈欣 通讯员 喻振 李哲文)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