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报国显担当!湖北水职院学子以匠心筑梦,书写青春华章
在麦田的星光下,在全球最南端的水电站旁,在穿越江湖的隧道深处,在守护物流安全的岗位上......一群来自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水职院)的年轻人,正用精湛的技能和青春的担当,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着“技能报国”的生动篇章。他们,是点亮万家灯火的“守护者”,是筑就大国工程的“生力军”,是精益求精的“实干家”——他们是托起国之重器的“水院力量”。
麦田星光下的守护者
2025年夏收时节,湖北省黄梅县的农户吴从先,面对暴雨预警和夜间收割困境时心急如焚。国网黄梅县供电所技术员、湖北水职院2023届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生李川,带领同事展开了一场创新救援:将大功率LED灯绑在无人机上,配合移动供电车,照亮了抢收中的麦田。
“能第一时间帮助农户解决问题、守护麦田,很有成就感。”李川朴实的言语背后,是电力学子“以技立身、以能报国”的担当。他们从校园的实训台走向供电抢修的一线,在点亮神州灯火的同时,也让人生在服务民生中熠熠生辉。
跨越山河,筑梦“一带一路”
“这里的风大到人都站不住,环境非常艰苦。”面对央视镜头,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吉赛机电项目部商务经理、湖北水职院2012届水电站与运行管理专业毕业生周艳成,这样描述参与全球最南端水电站建设的场景。
从内蒙古赤峰到武汉求学,从重庆巫溪深山的水电站起步,再到远赴厄瓜多尔、阿根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周艳成的成长轨迹印证了“技无止境”。他说:“学校的培养和老师的引导,让我在职场上少走了不少弯路。”从技术骨干到独当一面的项目总经济师,周艳成以扎实的技能和勇毅的探索精神,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战略,在异国他乡的水电建设中贡献力量。
用专业技能铸就“地下长城”
在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双层隧道——武汉两湖隧道的建设现场,项目综合管理部主任、湖北水职院2015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冯小海正挥洒汗水,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十年前,作为该校“中交二航局盾构订单班”学员,他从架桥机操作员做起,一路成长。
“在湖北水职院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训,给了我在工作中解决困难的底气。”冯小海回忆起第一次独立维修好“液压系统”的那一刻,他明白了老师曾对他说的“动手能力强是职场捷径”的真谛。凭借扎实的实操功底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他迅速成长为管理骨干,并在核心期刊上发布了2篇论文,拥有6项QC成果、工法与专利,将“动手能力强”的特质转化为管理大型项目的硬实力。
同届毕业生操志双,曾经好奇塔吊“如何长高”。如今,在塔吊顶升、临时水电布置中,他深刻体会到曾经在学校学习到的课本知识的重要性。从跨江大桥的“钢铁脊梁”到湖底隧道的“地下长廊”,湖北水职院学子用专业技能铸牢大国工程的“坚实基石”。
零误差守护“经济血脉”
在昼夜不息的物流园内,安全督导员周燕兴(湖北水职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2025届毕业生)正一丝不苟地核查设备。校园实训课老师“物流拼‘准’不拼‘快’,‘零误差’才是专业”的教诲,成了她工作的准则。
RF终端操作、库位编码、WMS系统、Excel数据分析、供应链沙盘模拟......运用在学校课堂所学的知识,她精准排查隐患,优化报告模型,提出的安全奖惩细则建议悉数被采纳,一年内“闭环整改”200余项隐患。从校园实训台到物流安全岗,周燕兴用精准守护着现代经济的“血脉”畅通。
严谨筑基,匠心筑安
晨曦中的武汉光谷西邻里EPC项目工地,戴着安全帽的万俊博(湖北水职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24届毕业生)已开始了一天的巡检。“师傅,脚手架立杆间距超规范2厘米,得马上调整!”这份专业和从容,源于学校“教室连着工地”的培养模式。
砌筑实训模拟真实现场,施工安全课程对接前沿标准,让他一上岗就能适应工作内容,快速考取安全员证。每天一万五千步的巡查,确保深基坑、临时用电、劳保用品、特种设备......种种细节无一遗漏。建筑工程系课堂浸润的“工匠精神”和“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担当,已深深融入他的职业底色。
数据绘就质量蓝图
“现实中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已成为项目质量经理的李金峰(湖北水职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2019届毕业生)将这句嘱托时刻牢记在心。进入中核五公司短短几年,他成功申请5项专利,获评“公司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入选首批“青马工程”。
这份成绩单,源于湖北水职院这片沃土的滋养。在校担任班长和测量协会会长时所锻炼出的组织能力与严谨素养,学院辅导员“做工程先做人,当党员冲在前”的教诲,让他不仅技能扎实,更勇于挑战,善于应对复杂局面。他以严谨的数据和过硬的技术,为重大工程建设质量保驾护航。
这些扎根祖国大地、闪耀在关键岗位上的青春身影,正是湖北水职院人才培养成果的生动缩影。他们的成长故事,印证了该校“对接产业、服务民生”的办学理念,也彰显了职业教育在赋能国家发展、支撑大国工程中的蓬勃力量。
湖北水职院校训石
湖北水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政表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对接产业、服务民生。我们坚持‘教会学生真本领、助力学生好就业’,深化‘理实一体’教学与‘校企协同’育人,紧跟产业升级优化实践内容。让学生带着‘校场直通职场’的硬技能启航,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扎根奉献,是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也是我院矢志不渝的追求。”
湖北水职院党委书记姚祖军强调:“学院紧扣‘高水平办学能力、高质量产教融合’,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主动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推动教学与产业升级、技术迭代精准耦合。激励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投身民生中锤炼本领,让更多青年通过技能成才,在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技能报国的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技能动能!”
建校70余年,湖北水职院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8万名。立足行业优势,深耕产教融合,湖北水职院正不断优化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教学体系,将课堂搬进工地,让实训直通岗位,铺设从校园到职场的成长快车道。依托“全国清洁能源产教融合共同体”和“长江经济带水利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两大平台,把行业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帮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硬技能,在产教协同中厚植匠心魂,将大国重器建设需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托起国之重器的“水院力量”,正是技能报国路上闪耀着的青春光芒!
来源: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李东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