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布《再生稻强田管提单产技术指导意见》
长江云新闻 2025-08-04 19:59:18
当前,湖北省再生稻头季已陆续开镰收获,7月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对再生稻头季产量形成一定不利影响。为充分发挥再生稻两季产量动态补偿效应,确保再生稻头季顺利收割、再生季获得高产,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科技服务优质稻米产业链“515”行动(协同推广)团队8月4日发布《再生稻强田管提单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排水晒田促收获。头季稻收割前15天左右开始排水,在田间保持湿润的情况下,亩施8至12公斤尿素和4至6公斤氯化钾作促芽肥。收获前7天断水晒田,确保收获时田面干燥,利于机械作业。
二是及时收割减损失。因田适时择晴收获,8月15日前收获的留桩高度25至30厘米,之后收获的留桩高度40至45厘米,头季收获期应尽量不晚于8月20日,确保再生稻第二季安全齐穗。宜选用窄履带、宽割幅、低碾压的联合收割机,合理规划收割路线,尽量选择直行路线,避免因路线重复造成反复碾压。
三是加强田管培壮苗。头季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杂草,视天气情况适时复水。日平均气温超过35℃时要及时复水,日平均气温低于35℃可酌情3至4天后再复水,田间保持2~3厘米浅水层即可,切忌灌深水,造成“高温煮芽”。复水后,亩施10公斤复合肥和5公斤尿素作提苗肥,促进再生芽早生快发。
四是一喷多促助高产。加强中后期苗情监测,防范局部地区高温、强降雨、旱涝急转和后期低温。根据再生稻生育进程、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发生实际,因地因苗因时因灾综合实施“一喷多促”,增强抗逆能力,减轻灾害影响,力争再生季丰产丰收。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劲松)
责任编辑 潘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