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荆门 | 壮大新质生产力 成为全省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
荆门:从化工重镇到华中“锂电之都”
从传统化工重镇到新能源产业高地,荆门正以奔跑姿态实现华丽转型!2025年上半年,全市锂电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增速跃居全省第三。这座曾经“跟跑”的城市,如今正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在新能源赛道上加速领跑。
眼前这家企业——亿纬锂能,连续9年锂电池销售额及出口额位列全国第一。目前,这里的年产能已经超过了169Gwh(吉瓦时),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储能、商用车及工商业储能领域,畅销海内外。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第七事业部副总裁 徐波:在生产管理方面,亿纬锂能坚持极致制造的理念,致力于打造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黑灯工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智能AI技术的应用,持续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和市场体验。
亿纬锂能在荆门已建成占地5.1万平方米的动力和储能专业实验室,并正在建设集办公、实验、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研发中心,营造一流的创新环境。同时,在龙头引领下,科达利、恩捷、新宙邦等30多家产业链关键企业相继落户荆门,覆盖电子材料、电芯制造到废旧电池回收的完整链条,共同筑起华中新能源锂电产业高地。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荆门研究院院长 苑丁丁:我们还在积极地筹建湖北实验室,加强对武汉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人才的这样虹吸的效应,助力我们企业迈向全球化的发展。
当地政府也为产业创新注入了强劲动能。荆门高新区通过科研资金、科技人才招引等措施帮助链上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作为锂电产业上游精密结构件核心供应商的科达利,今年以来,在政府的科研经费支持和政策帮助下成功研发了电池顶盖防爆阀正反左右识别、CCD外观全检等新技术,帮助企业在新能源电池结构件的生产及组装设备智能制造上取得领先优势,为企业进一步打开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北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行政主管 王鑫:今年以来,我们进行研发更新改造的这个高速组装线,加快了我们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速度,同时与政府达成了密切的合作,通过加强我们的人才培训以及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的补贴,来促进人才更高效的成长。
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目前,荆门市高新区建有省级以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56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家。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今年上半年,荆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完成152.7亿元,同比增长30.7%,增速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赵雪莲:全区科技工作围绕科技创新攻坚突破目标,聚力平台建设强基工程,打造以实验室为引领,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的创新战略矩阵,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荆门漳河新区:抢占低空经济赛道 打造产业综合示范区
低空经济产业是湖北省重点发展的12个新兴特色产业之一。荆门市正通过技术筑基、全链协同、场景开放,加速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综合示范区。
在荆门航空产业园,国内首艘电动载人飞艇AS700D正加紧试飞,冲刺9月交付,创造“飞在云端”的独特旅游体验。两年前,荆门果断从传统航空制造向低空领域延伸:专项建设航空产业园,打造特种飞行器制造高地,吸引了23家通航企业集聚,研制AS700飞艇、超大型无人机。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许明轩:把荆门作为我们国内唯一的一个生产交付基地,园区整个一期的投资15个亿,就近开展配套。
加速产业化,特飞所定下“研发在武汉、试制在荆门”的新路子——武汉突破防腐材料等“卡脖子”技术,荆门承接工程验证与批量试制,并首次实现飞艇主要材料国产化,本地化率提升至85%。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许明轩:像华科、武理工有大量先进的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整机的内饰交由东风公司的企业,成本可以下降将近30%。
依托湖北低空经济的先发优势,晨龙飞机正加速实现“湖北造、全球飞”的战略目标。公司业务已覆盖8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意向订单达20亿元,全年订单有望突破40亿元。为满足激增的需求,公司计划7月投资2.8亿元扩建荆门总装线,目标到2026年实现年产50架飞机。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旅游观光等业态加速落地。
晨龙飞机(荆门)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定璿:我们先开通省内低空的航空快递,低空旅游观光,以荆门、以鄂州花湖机场为基地辐射周边300到500公里的通航物流线路我们会以湖北模式为模板向全国范围(推广),在旅游观光,我们计划先在每个5A景区投入两架飞机,做低空旅游观光服务,同时会具备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援的社会属性。
目前,荆门市已集聚28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年产值8.6亿元。荆门市正立足“三个百亿工程”——百亿民用飞行器制造、百亿国防装备制造、百亿防腐材料产业集群,全力建设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今年3月,荆门市重磅出台13条专项支持政策,覆盖研发制造、基建完善、场景拓展、“通航+X”模式创新等关键环节,对重大产业化项目最高奖励1500万元,力促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荆门市漳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石拥军:我们将聚焦通用机场建设、飞行器研发制造、通航飞行服务、产投资本支撑与应用场景创新五个重点发力突破,推进“低空研发制造+场景应用+运营服务”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荆门东宝区:绿色建材产业“智”造升级 剑指华中产业高地
科技创新正成为荆门市东宝区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大力建设5G智能工厂、推广前沿环保工艺,东宝区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含绿量”,更让绿色建材产业跑出了加速度,成为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
走进海太欧林华中有限公司630亩的智能生产制造基地,5G网络操控的机器人正在流水线上将一块块木板组装起来。目前,公司已经将该基地建设为集智能制造、创新设计、认证检测及环境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凭借绿色环保的定制化产品和丰富多元的产品线,海太欧林不仅在国内市场声名鹊起,其高端智能办公桌椅、多功能办公柜等明星产品更是远销欧美,赢得国际市场青睐。
海太欧林集团华中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广升: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信息化处理,配备了AI智能机器人,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升五倍以上,产品品质更加稳定,我们将把华中基地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端智能制造基地。
绿色转型不仅体现在“智”造上,更深入到了产品“基因”。在湖北省环境绩效分级B级企业——伊恋家居,一场原材料与工艺的绿色革命正在进行。该公司近年来开发的环保水性漆涂装工艺,通过用水替代有害的苯类溶剂作为稀释剂,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更实现了产品完全无害化,旗下的多款系列产品还通过了FSC森林认证、CARB环保认证等多项国内国际指标认证,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没了后顾之忧。目前,该公司的湖北5G工厂已全面应用该技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减少70%。
伊恋(湖北)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伍翔:聚焦差异化发展把环保认知转化为绿色生产力,提供超出客户预期的产品和服务,用可量化的绿色交付践行企业对行业用户与生态的社会责任担当。
科技赋能与绿色理念的双轮驱动,正让东宝区的绿色建材产业加速集聚、规模凸显。目前,荆门市已集聚绿色低碳建筑企业146家,形成强大集群效应。仅今年1-6月,该产业产值就达22.04亿元,展现出强劲活力。
湖北东宝工业园区建材和家居产业服务中心主任 罗超:我们将依托现有产业优势,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与品牌输出,持续扩大在华中地区的规模领先优势,力争通过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拓展产品应用场景,打造辐射中部,影响全国的“绿色低碳建筑建材产业高地”。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飞 李成汉 毕然
通讯员 汪琪 叶玉兵 欧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