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支点·文化影响力丨一座古城的新生
牢记嘱托,建成支点,特别报道《看支点》聚焦支点建设七大战略,探访经济一线生动实践,今天播出第六集,把时间交给程丞。
湖北坐拥山水长卷、人文史诗,从华中屋脊神农秘境的莽莽林海,到三峡大坝高峡出平湖的世纪传奇;从曾侯乙编钟奏响的先秦礼乐,到黄鹤楼飞檐斗拱承载的千古诗情;从赤壁古战场激荡的三国风云,到洪湖赤卫队芦苇荡里闪耀的血色荣光……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千年文脉如何在新时代支点建设中澎湃新动能?今天,我们从楚文化的发祥地荆州出发,看湖北如何描绘“文化赋能发展”的壮阔图景。
记者 杨岚:这里是楚国故都,战国袍就起源于此,许多游客来到荆州会像我一样,换上一身战国袍,在古城墙下感受穿越千年的历史。
长江大学刚果(布)留学生 苏木: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挺正式的一身,我感觉这就是古代的西服,来荆州不过来看古城墙那真遗憾,一定要过来多多地了解荆州的文化和历史。
在荆州留学两年,这座2800多年的古城为苏木打开了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在博物馆,数字化展陈和互动装置,让千年漆器、楚汉简牍“开口说话”;在楚王车马阵景区,VR技术还原了战国时期的车马喧嚣;在张居正故居,光影剧场和剧本游,让人秒回明朝……苏木和朋友们,也从看景人变成了“景中人”。
长江大学刚果(布)留学生 苏木:荆州在我看来,是一个特别好的结合古代和现代的地方,如果想感受一下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一定要过来。
记者 杨岚:文化深度游已成为入境游客的必选项。苏木告诉我,在荆州,还有一个外国游客特别喜欢的地方,一定要去,那咱们走着!
支点观察员、长江大学刚果(布)留学生 苏木:我的每一个朋友来到荆州,我首先就会带他们过来荆州博物馆,比如这个碗,就好像看到了2000多年前的人们一起聚会的场景。
荆州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这里出土和修复的漆器,代表了中国古代漆艺的最高水平。文物是文明的切片,而今,他们也有了新生命。湖北提出,要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创就是具象的载体之一。
荆州博物馆讲解员 姚国萱:他们在参观完成之后,还会到我们的商店去选购一些我们的文创商品。
在荆楚非遗技能传承学院,学习楚式漆艺制作技艺的学生就有400多人,在这里,战国时期的彩绘鸳鸯豆都化身为饰品盒远销海外;虎座鸟架鼓变成精美的冰箱贴,深受年轻人喜爱……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非遗学院副院长 孟祥高:把这个理论体系建构起来,后面的年轻人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沿着这个枝丫生根发芽。
以文化传承守护文明根脉,以文旅融合彰显文明魅力,一座城,因为厚植文化沃土而蝶变新生。荆州的实践正是湖北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的缩影。今年,湖北提出,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荆楚文化影响力。为深度串联荆楚文化核心资源,形成纵贯古今的文化长廊,湖北推出了“神武峡”“赤黄红”两大全新设计的文旅主轴,这不仅仅是线路的连接,更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协同放大。
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教授 贾云峰:以武汉城市的都市旅游和鄂西生态的国际旅游资源,加上我们整个长江中游的黄金旅游带,一城、一区、一带整个的打造让我们湖北有了新的抓手和整个集群赋能。
眼下,湖北正以“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为锚点,倡导“人人都是大使,处处都是环境”,将“全民代言”“重信亲客”理念融入服务全链条。今年4月,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武汉举行,向世界发出知音湖北的邀约;6月,湖北相继走进日韩、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客源地,展开多场文旅推介,并与周边省份深化合作,签订资源互享、游客互通、线路互联等协议,串联起重点客源地。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旅客205.74万人次,同比增长54.89%。广袤的荆楚大地,正以文化为笔、山水为墨,书写着支点建设的时代新篇。
支点观察员、长江大学刚果(布)留学生 苏木:湖北开通了全球200条国际航线,免签政策和境外购物都很方便,高铁4个小时可以通达80%的主要城市,我和好朋友们去三峡感受过李白的豪迈,也去黄鹤楼吟诵过古诗……湖北的历史可触摸,文化可体验,这是我们深深爱上湖北的理由。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岚 王磊 何进 朱哲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