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暑假版《厕囧》攻略:无惧“肠道刺客”,畅享“食”与远方!

长江云新闻  2025-07-31 09:34:40
分享到:

暑假到啦

多少人兴冲冲奔向“食”与远方

结果被“旅行者腹泻”按在厕所摩擦

好好的行程全泡汤

如何避免“边玩边拉”的尴尬?

这篇科学防御指南

助你安心畅游

无惧旅行路上的“肠道刺客”

旅行者腹泻”俗称为“水土不服”,指的是旅途中突然出现稀便或水样便,并伴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是最常见的旅行相关疾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二区副主任晁康解释道,“当我们到达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面对气候、作息、饮食发生变化时,免疫力、肠道菌群平衡等身体机能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暑假是旅行者腹泻的高发期,发生率高达3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彭璐表示。

旅行者腹泻多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引发,病原体经食物和水传播,如吃路边摊、喝生水等,因此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旅行者腹泻的发生风险最高。旅途中多加注意,可大大降低其发生几率。

1.生冷食物。不熟的肉类,如生鱼片、生腌类、三分熟的牛排等,无法去皮的水果,如草莓、蓝莓或商家提前做好的“果切”,以及生食的蔬菜,如蔬菜沙拉等都可能携带寄生虫、细菌或病毒,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或诺如病毒,在无法确认其制作过程时应尽量避免选择这类食物。

2.街头小吃与酱料。路边摊的凉拌菜、冰沙、冰淇淋,以及开放式摆放的调味酱等,可能因加工环境卫生不达标、开放式保存,更易滋生细菌,需谨慎选择。

3.乳制品与鲜榨果汁饮品。国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同时,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可能携带李斯特菌,鲜榨果汁在高温下更易加速腐败变质,而常放于饮品中的冰块,若制冰水源或制作、运输、储存设备受污染。选择上述饮品就可能对机体造成乳糖不耐及微生物感染的双重打击。

  • 热带地区应警惕椰子水、生腌海鲜等可能携带霍乱弧菌;

  • 高原地区因气压低,食物烹饪温度不足,建议选择高压炖煮类菜品;

  • 游轮旅行自助餐食物保温超过2小时别吃,避免变质风险。

注:AI图片见水印

( 来源 长江云健康 编辑 张伊灵)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